阅读历史 |

双证难题(2 / 2)

加入书签

财务主管接着汇报:"按目前趋势,三个月后我们将无力支付教师工资和场地租金。"

"要不...裁员吧?"行政主任小声提议,"先从没证的老师开始..."

"放你娘的屁!"赵刚拍桌而起,"老子们建校时就来了,现在有难就想甩包袱?"

会议室炸开了锅。有人主张立即转型线上,有人坚持降价硬扛,还有人说干脆把学校转手卖了。争论声中,张淑芬注意到马建国一直缩在角落,粗糙的手指神经质地绞着工作服下摆。

"老马,你有什么想法?"她突然问道。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马建国局促地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就是个扫地的...但那些老伙计...他们除了教手艺...还能干啥..."

这句话像刀子般扎进张淑芬心里。是啊,这些老师傅把一生都献给了工厂,晚年好不容易在学校找到价值,现在要让他们去哪儿?

"先散会吧。"她疲惫地摆摆手,"明天再议。"

夜深了,张淑芬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月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清晰的窗格影子。三年前,就是在这间教室,她和儿子从最基础的识字班开始学习。如今学校有了明亮的机房、先进的实训设备,却面临比当初更严峻的生存危机。

手机震动起来,是刘明辉发来的长消息:"妈,我咨询了几个做教育的同学。他们都认为OMO(线上融合线下)是唯一出路。我们必须裁员转型,否则..."

张淑芬没有回复。她轻轻抚摸着教室里的课桌椅——这些都是赵刚带人用废旧机床板材改制的,每一张都打磨得光滑平整,没有一根毛刺。

第二天清晨,张淑芬做出了决定。晨会上,她宣布了三件事:

第一,学校不会放弃任何一位老师;

第二,立即启动"双师证"培训计划,所有费用由学校承担;

第三,她亲自带队调研,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妈!这要花多少钱?"会后刘明辉拦住她,"现在招生都在下滑,哪来的资金..."

"把城南那套房子卖了吧。"张淑芬平静地说,"反正我也住校里,用不着。"

刘明辉瞪大眼睛:"那是爸留给您的..."

"他不会怪我的。"张淑芬笑了笑,"去吧,今天就联系中介。"

接下来的日子像打仗。张淑芬带着几个年轻老师跑遍了城里的社区、企业、劳务市场。他们发现,线上教育主要吸引的是年轻群体,而四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大多还是倾向面授。

"张校长,您不知道,我们这些老家伙看手机屏幕眼睛花啊!"一位下岗工人抱怨道,"网上那些课讲得太快,又没人手把手教..."

更意外的发现来自养老院。张淑芬原本只是去做义工,却听到老人们抱怨子女给他们买了在线课程学智能手机,根本学不会。

"要是有个地方能面对面教就好了。"七十多岁的陈奶奶拉着她的手说,"我们老年人也想过过'数字化生活'呢!"

回校的路上,张淑芬的脑海里逐渐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