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双证难题(1 / 2)

加入书签

教育局的红头文件像一块巨石,重重砸在张淑芬的办公桌上。

《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机构办学标准的通知》——标题冰冷得刺眼。文件要求所有职业培训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和高级职业资格证,即所谓的"双师证",过渡期仅有六个月。

"这不明摆着要我们的命吗?"赵刚把文件摔在桌上,古铜色的脸涨得通红,"我干了四十年车工,带出几百个徒弟,现在告诉我没资格教书?"

张淑芬的指尖在文件上摩挲,那薄薄的纸张仿佛有千钧重。春风职业学校现有教师28人,其中19人是像赵刚这样的企业老师傅,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但大多只有初高中学历,根本达不到考证要求。

"赵叔,您别急。"刘明辉赶紧安抚,"我们可以想办法帮老师们考证..."

"考个屁!"赵刚爆了粗口,"那证要考英语!考计算机!我他妈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

办公室陷入死寂。窗外的操场上,学员们正在实训车间外排队,等着上赵刚的数控机床课。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们敬爱的赵老师可能很快就要离开了。

张淑芬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三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的厂房,如今已是窗明几净的三层教学楼。她想起那些熬夜备课的日子,想起学员们结业时的笑脸,想起马建国重新挺直的腰板...

"先别声张。"她声音沙哑却坚定,"我去教育局问问具体情况。"

教育局职教处的吴处长是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女性,听完张淑芬的来意后,公事公办地推了推眼镜:"张校长,政策是全国统一的,目的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可那些老师傅都是行业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好手啊!"张淑芬忍不住提高音量,"赵刚带出的徒弟不少都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这难道不算资格?"

"经验可贵,但规范化更重要。"吴处长语气缓和了些,"其实有过渡办法——老师傅可以和有证的老师'结对子',作为助理教师上课。"

"那工资怎么算?教师资格没了,职业资格也不认,让他们当助理?"张淑芬气得发抖,"这是要逼死老实人!"

"张校长!"吴处长沉下脸,"请您注意言辞。政策不会因为个别情况改变。"

走出教育局大门,烈日灼得人眼前发黑。张淑芬站在台阶上,摸出手机,发现刘明辉已经发了十几条微信:

"妈!知学网在搞'一元学技能'活动!"

"我们秋季班报名人数少了三分之一!"

"有学员要求退费转线上课!"

最后一条是张淑芬最怕看到的:"银行刚才来电话,问下个月的贷款能不能按时还..."

回到学校时已近黄昏。校门口贴着知学网的巨幅广告:"足不出户学技能,名师一对一辅导,首月仅需1元!"广告牌下,几个学员正围着招生办的小王办理退费手续。

"张校长..."小王看到她,尴尬地停下手里的工作。

"按章程办,该退的一分不少。"张淑芬强撑着说完,快步走向办公楼。

会议室灯火通明,所有中层干部都已到齐。投影屏上是刘明辉做的经营分析表——一条刺目的红色曲线直线下跌,代表学校近半年来招生人数的持续下滑。

"线上教育抢走了我们70%的短期班生源。"刘明辉点击下一页,显示出更残酷的数据,"长期班退费率也达到25%,主要是年轻人更倾向弹性学习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