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恶意举报(1 / 2)

加入书签

职业学校的夏季招生海报刚刚贴出,报名处就排起了长队。张淑芬站在二楼窗口,望着院子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三年前那个濒临倒闭的破厂房,如今已成为全市闻名的职业培训基地。

"妈!不好了!"刘明辉急匆匆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一份文件,"教育局刚发来的!"

张淑芬接过文件,醒目的《整改通知书》五个大字刺痛了她的眼睛。文件列举了多项违规行为:办学条件不达标、师资力量不足、强制学员赠送礼品...

"胡说八道!"张淑芬气得手直发抖,"我们什么时候收过学员礼物?"

"最严重的是这条。"刘明辉指着最后一段,"要求我们立即停止招生,限期一个月整改,否则吊销办学许可证。"

院子里传来学员们欢快的谈笑声,与办公室内凝重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张淑芬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查清楚,这举报从哪来的。"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所谓的"强收礼物"举报,竟附有"证据照片"——一张张淑芬接受学员赠送锦旗的画面。而举报人署名是"部分学员家长",却找不到具体联系人。

"这是栽赃!"赵刚愤怒地拍桌,"那锦旗是上个月EMC学员结业时自愿送的,怎么就成强制索要了?"

更深入的调查发现,举报信发出的同一周,城东新开了一家"新世纪职业培训中心",老板正是当年与王丽华勾结过的供应商钱老板。

"果然是他们在捣鬼。"刘明辉咬牙切齿,"看我们办得好,就来抢生源!"

张淑芬却盯着举报信复印件出神:"这字迹...我怎么觉得有点眼熟?"

第二天一早,张淑芬独自来到教育局。负责此事的李科长态度冷淡:"张校长,我们也是按程序办事。既然有举报,就必须调查。"

"我理解。"张淑芬不卑不亢,"但至少告诉我们具体举报内容,我们才好整改。"

李科长推过来一份材料:"有学员反映,不送礼物就毕不了业。还有人说你们师资造假,那个赵刚根本没有教师资格证。"

"赵刚是我们特聘的实训教师,政策允许企业技术骨干任教。"张淑芬据理力争,"至于礼物,可以找任何学员对质。"

"那就等听证会吧。"李科长合上文件夹,"下周二,你们可以带证据来申诉。"

离开教育局,张淑芬决定亲自走访学员家庭。一连三天,她顶着烈日穿梭在城郊各个社区,找遍了近期结业的学员。大多数人都表示从未送过礼,更没听说过什么强制要求。

"张校长,我们感谢您还来不及呢!"EMC班的小李激动地说,"我这就去教育局作证!"

第四天傍晚,当张淑芬疲惫地回到学校时,门卫老周叫住了她:"董事长,有个怪事。前天晚上我看到马师傅在校门口转悠,还拿着相机拍照..."

"马师傅?"张淑芬一怔,"马卫东?"

"不是,是以前车间的马大哈!您忘了?就是那个偷厂里铜料被开除的..."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马大哈,原名马建国,是明辉厂的老车工,因为多次偷卖厂里原料,五年前被她当众开除。当时马建国跪地求饶,说家里老母亲生病急需用钱,但她还是硬着心肠报了警。

"他现在在哪?"张淑芬急忙问。

"听说在钱老板那儿当清洁工..."

第二天一早,张淑芬来到新世纪培训中心。透过玻璃门,她看到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正在拖地——正是马建国,比记忆中苍老了十岁不止。

马建国抬头看见张淑芬,手中的拖把"咣当"掉在地上,转身就要跑。

"老马!等等!"张淑芬追了上去,"我就说几句话!"

在楼梯间,马建国缩着脖子,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张...张董事长,举报信不是我写的...我只是...只是帮忙拍了照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