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籽实里的光阴(1 / 2)
夏至这天,青峰山的兰草开始结籽。时光故事馆的展柜前,那株共生芽的花托上坠着几颗饱满的籽实,紫绿相间的外壳上,隐约能看见与叶脉星图对应的纹路,像把光阴的密码锁在了里面。
“听听,你看这籽的形状!”张姐捧着个竹匾进来,里面晒着刚采收的青峰山兰草籽,每颗籽的顶端都有个小小的尖,“北非女孩说,她们的‘和平草’籽也长这样,像个小箭头,指着回家的路。”
夏听听拿起颗共生芽的籽实,对着阳光看,外壳的纹路在光线下透出来,竟与陆明远分镜稿上的“3-2-5”标记完全重合。“这是时光盖的章,”她把籽实放进玻璃罐,与北非花籽并排,“告诉我们,故事已经长成了。”
午后,“少年故事队”的孩子们在兰草坡上系红绳,给每株结籽的兰草做标记。小宇爬上老槐树,把最饱满的一串籽实挂在铜铃旁,风一吹,籽实碰撞的声响与铃声叠在一起,像在数着光阴的刻度。“沈老师说,每颗籽都藏着个完整的故事,”他指着籽实上的尖,“这箭头是说,故事要往前走。”
沈砚正在整理新收集的“籽实档案”,里面贴着不同产地的兰草籽照片:冰岛籽带着淡淡的冰裂纹,巴黎籽沾着葡萄园的泥土,北非籽裹着层细沙。最末页是张手绘的对比图,所有籽实的横截面都呈星形,只是星角的数量不同。“姑姑的笔记里画过这种星形,”沈砚指着图,“她说‘故事的内核都是圆的,只是长出了不同的棱角’。”
秦老带着老人们用兰草籽串成挂饰,挂在时光故事馆的门楣上。阳光穿过籽实,在地上投下细碎的星斑,与老人们的白发相映,像撒了把会发光的米。“这是老辈传下来的‘光阴串’,”秦老捻起颗籽实,“每颗都记着一个夏天,就像这些籽,记着今年的花,明年的芽。”
罗森骑着三轮车来送新做的“籽实拓片”。他把不同的籽实蘸上墨,在宣纸上拓出星星点点的图案,旁边题着“一粒一世界”。“给‘故事邮局’当纪念章用的,”他拿起张拓片盖在信封上,“以后寄出去的故事,都带着光阴的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