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籽实里的光阴(2 / 2)

加入书签

傍晚,南疆考古老人带着队学生来检测籽实的成分。实验室报告显示,共生芽的籽实里,既有青峰山兰草的坚韧基因,也有北非“和平草”的耐旱因子,像个小小的“故事共同体”。“这就是杂交的力量,”老人指着报告上的图谱,“就像晋代的帛书遇见现代的故事,能长出谁也想不到的模样。”

意大利纪录片导演发来消息,说巴黎的“花信展区”又添了新展品——青峰山与北非的兰草籽实拼出的世界地图,每个大洲都用对应的籽实填充,旁边写着“籽实不语,却在生长里说尽一切”。附来的照片里,那位法国小女孩正用手指划过地图上的“青峰山”,眼里闪着光。

暮色里,夏听听坐在老槐树下,看着孩子们把籽实装进小布袋。布袋上绣着“此心安处”的印章,是张姐带着山下的妇女们连夜绣的。“给远方的朋友寄去,”小宇把布袋塞进“故事信箱”,“让他们知道,青峰山的故事结果了。”

夏听听望着布袋在风中摇晃,突然想起五年前那个初来乍到的夏天,自己曾对着满地兰草籽发愁,不知道它们能长出什么。如今才懂,籽实里的光阴从不会说谎——你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你守着什么,就会延续什么。

时光故事馆的灯亮起来时,张姐端来用兰草籽熬的粥。粥香里混着阳光的味道,像把整个夏天都熬进了锅里。“尝尝光阴的味道,”她给每个人盛粥,“里面有去年的花,今年的籽,还有明年的盼头。”

窗外,老槐树上的铜铃还在响,挂着的籽实串轻轻摆动,把影子投在地上,像无数个正在生长的故事。夏听听知道,这些籽实会被风带走,被信寄出,被人种下,然后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发芽、开花、结果,把青峰山的光阴,悄悄写进更多人的岁月里。

而那罐共生芽的籽实,在展柜里泛着温润的光,像在说:别急,我们的故事,才刚要出发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