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蒹葭苍苍三(2 / 2)

加入书签

历史的存在,非为存磐石之固,实为存江流之势,比起真伪不辨地存在于后人记忆中,丢失是一种残忍。

历史的真髓,不在于凿凿言某年某月某日,而在于后世抚卷时,恍见古人灯下捉刀、汗青泣血的精神往来。

尘埃百年后的某一日,仍会有人读着百年前某一日某一人所写的诗词歌赋,抑或是书信奏疏,再或是话本日录,吹乱过百年前书页的风也将会吹向他们,落下在书卷墨字上的日光也将会照向他们。

而这些风啊,光啊,仍能迷了后世这位历史游荡者的眼。

崔老先生说,若必苛求史如明镜无尘,则三代以下无可观之史。

存在之重,恰似泰山虽被云雾遮掩,仍使鲁人知所跪拜,史者,民族心魂之香火也,纵有青烟缭绕,亦胜于冷灰死寂。

纵使墨污其面,血痕终在竹帛。

若全然抹煞,譬如掘坟曝骨,使忠魂无冢可依。

误解尚存辩诬之隙,泯灭则断薪火之途。

祝昭突然极轻地笑了声,再度低头自语道:“史笔如刀,不斩肉身斩春秋。”

正史可篡,存在即种,纵埋三尺冻土,遇春便发。

“什么?”崔协没太听清她在说什么。

祝昭定了定神,摇了摇头,真诚道:“崔公子,我受教了。”

崔协也笑了一声:“圣贤书四姑娘读得比我多,道理自然也比我想得通透,非知道之艰,行之为艰。”

“你还会回来吧?”祝昭忽然问道。

“大抵不会了,出京一直是我所愿,回首人生二十年,恍如隔世。”崔协笑着摇了摇头,“旧事不堪寻访,等闲休戚皆空,这元安呐,不适合我。”

“那你往后可就过上了我最向往的生活了。”祝昭面上泛起了一个笑容。

“说说?”崔协也同样虚心求教。

“清风三亩宅,白日一床书。”祝昭坦然笑言,言语中尽是向往之意。

“听起来很不错,那我往后也应当是??”崔协面上带着笑意,顿了一顿,方道,“山林庙堂两相忘,振衣濯足且从容。”

祝昭不料中秋樽楼与他闲话相叙,如今一语成谶。

她抬眼望了望身侧那株败柳,寻觅间,终于在一堆枯黄衰败的柳叶中寻到了唯一的一丝绿意。

她抬手踮脚折柳,而后递给了崔协。

崔协接过柳枝,低头看了看:“你又送我花草。”

“比起我先前送的,这柳条当真是不值一提。”祝昭摆了摆手,“故人远行,折柳辞别,愿你舒眉遇吉,凝目采祥。”

崔协的视线从这青葱的柳枝上移开:“细细想来,我倒从未送过你花木,只是去时不逢夏,不然我想送你栀子。”

“无妨。”祝昭眉毛一动,旋即笑着纠正他,“虽不逢夏,却也逢秋。”

崔协一顿,而后问道:“四姑娘,来京城这般久,你可去过九松寺?”

“不曾。”

崔协偏头看向九松寺的方向,薄薄晨雾之中,不甚明朗:“九松寺因九松二梨得名,寺前的两棵百年梨树盛花之时,花开灼灼,遮天蔽日。”

祝昭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