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第十三章 又开始招揽(2 / 2)

加入书签

“多谢阿樾,我懂了,这倒是可以一试,回头的县丞他们商议一下这件事是否可行。”

夜里,张明贤将六房长官与县丞主簿一同叫上,共同商议学堂一事。

一行人商议到深夜,最终决定先尝试取得百姓的意见,但既然要兴办,就不能只关注城南的百姓,必须全县城的百姓一同征集意见。

衙门人手有限,几乎除了值守的人员以及城南驻防的巡检队,全部派出去咨询百姓意见了,六房三班也只留了人手维持运转。

过了十天左右,最终取得了五千多份意见书,有三千八百多户人家是同意的,还有一千多户人家认为离家太远则不会考虑,极少一部分人有固定的先生指导家中孩子学习也是不愿意的。

最终,张明贤将征集的意见在县衙公示栏公布,也算是确定了要兴办学堂这一事宜。

当然,也受到了部分私塾先生的阻拦,一同集结至县衙门口闹事,有几次被普通百姓帮忙拦截回去了,也有几次直接闯入县衙,到主簿面前。

这一天,姜樾照常来到县衙上课,却见县衙围着一小群人,便问道周边衙役发生了什么,衙役告知是兴办学堂事宜触碰到不少私塾先生的利益,这上前赶来闹事。

衙役埋怨这学堂还没开始办呢,就一直有人来闹,到时候指不定出什么事。

姜樾不知张明贤作何打算,但是一直有人闹事也不是办法,办学堂本来是她提出的,确实当时没有考虑到会触及旁人的利益。

于是姜樾来到张明贤的书房,征得张明贤同意后进去。

却见张明贤捧着一本册子递给姜樾。

“这是我写的一点兴办学堂的具体事宜,阿樾看看呢。”

姜樾接过册子,感受到手上沉甸甸的分量,一页一页看去,密密麻麻的字迹布满册子,从学堂的具体选址到学堂管理都有,甚至还有对私塾的夫子起了招纳贤才之心。

“所以,最近外面闹的私塾先生你是故意吊着的?”姜樾问道,明明一早就起了招揽之心,为何一直充耳不闻,任凭他们闹事。

张明贤摇摇头;“非也,现在他们有了危机感,害怕学生流失前来闹事,但如果我明显向他们起了招揽之意,指不定会漫天要价,他们本就收大量束?,不断哄抬价格,导致许多百姓根本读不起书。”

姜樾没有想到,张明贤并非不管,甚至还算计到外面的私塾先生头上了,她自然不赞同私塾先生那般哄抬物价学识垄断的做法,对于张明贤的想法也深有感同。

“所以,你是打算先让他们有危机感,再递上橄榄枝?”

张明贤再次摇摇头:“是也不是,我打算先招揽一批平时学生不多的私塾先生,为他们提供稳定学生,学生束?固定收费,统一管理,一部分反哺教学一部分给先生发月钱,县衙再稍稍补助一部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官学,等高价的私塾先生学生变少之后再行招揽他们。”

“那你就不怕他们不会满足固定的月钱么?由俭入奢易,高价的先生漫天要价惯了,怎么会愿意呢?”姜樾提出疑问,认为法子虽然不错,但是需要再仔细斟酌。

“那不知阿樾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张明贤也怕先生们不乐意,到时候也招揽不到人,总不能让衙门的人兼顾着上课不是?

“不如设置成底薪加提成?比如固定月钱多少,每个月或者每期组织考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