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五章(2 / 2)

加入书签

在触到她脉搏的瞬间,他迅速确认了两件事:苏慕云的袖口有新鲜的血迹,袖扣边缘残留着火药颗粒,在60倍放大镜下会呈现出关东军特制弹药的独特菱形结构;而她中指第二个指节处,那个本该有钢笔茧的位置,皮肤光滑得有些反常。仔细看能看到极细的缝合痕迹,这是专业整形医生才能做到的完美换皮手术。

“花期难料啊。”他缓缓松开手,指缝间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夹走了她发髻里藏着的那根淬毒发簪,不动声色地将请柬塞进内袋。

请柬背面,用密写药水处理的字迹正在布料上缓缓显现:今晚七点,颐和路12号,带中储券样票。字迹在接触到体温37度时开始显影,超过42度就会自动分解,这是军统最新研发的“昙花三号“密写剂。

窗外,整齐的皮靴声由远及近,程墨白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望去,百叶窗的铝制叶片被他特意调整成45度角,这个角度既能观察外界又不会在玻璃上投下阴影,只见一队日本宪兵正威风凛凛地在楼下悬挂“国民政府还都典礼”的横幅。

突然,一个戴学生帽的男孩弯腰系鞋带,他左手小指不自然地蜷曲着,这是去年在苏州监狱受电刑留下的后遗症,后腰露出的半截枪管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那是地下交通员小吴的标志性动作,枪管上刻意保留的磨损痕迹显示这是1938年太原兵工厂的试制品,整个南京城只有三把。

“程参事?”苏慕云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回现实,“部长说您要负责中储券的汇率方案。”她说话时舌尖总是不自觉地轻触上颚,这是长期使用氰化物胶囊的人特有的口腔记忆。

程墨白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巧妙地遮住了他骤然收缩的瞳孔,他心里清楚,办公桌抽屉里的样票昨天刚被调包,替换的假币水印中藏着用希伯来文写的摩斯密码,真版此刻正藏在他那本《经济学原理》的封皮夹层里,书脊处的烫金文字里混着放射性示踪剂,用盖革计数器在三公里外都能定位。

“我这就去准备。”他起身时,袖扣在桌角划出一道细微的刮痕,这道划痕的纹路与他上周在汪精卫书房门把手上留下的完全一致。

这枚看似普通的镀金袖扣,实则特制而成,内部藏着微型胶片,能拍摄十页文件,每张胶片都用特制显影液处理过,只有通过地下党在中央医院放射科暗藏的X光机才能显影。

宴会厅里,龙涎香与鱼子酱的气味交织在一起,弥漫着一种奢靡而又危险的气息,香槟塔反射的碎光中,至少有七道视线在不同角度监视着程墨白的一举一动。

汪精卫正用象牙筷子殷勤地给影佐祯昭布菜,筷子尖端的银质包头上刻着不易察觉的凹槽,那是检测砒霜的古老方法,筷尖沾着的酱汁不经意间滴在那张“和平反共建国”的烫金横幅上,显得格外刺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