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胡饼与热干面(1 / 2)
张龙欢喜地连喝了三盏茶,才恋恋不舍地从食肆出来。他刚一出来就撞上了背着包袱的崔璋和蔡宣季。
“见过小官人。”张龙见到崔璋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崔璋冷冷瞥了他一眼,并未应答。
张龙见崔璋没接话头,也全了礼节,正身退了好几步才转身往崔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不进去瞧瞧吗?好不容易寻到她住处。”蔡宣季努了努嘴,语调轻快地问道。
崔璋掀开薄薄的眼皮,低头敛下眼下的乌青,他近来寝食难安,人也熬得削瘦了不少。
“她这儿人来人往的,也不缺谁,”崔璋顿了顿,声音中透着疏离,“再说已是前尘往事,何故诸多牵扯。”
他时而回想起那日在小吃摊前冷然拒绝的模样,心绪都难以平静。
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她?
是伏在榻边哀婉柔弱的她,还是站在台阶上泼辣带刺的她,还是小吃摊前冷静理智的她?又或者说这些都不是……
但毋庸置疑的是,梁照儿比自己聪明,早早地勘破了崔家一片祥和下的各怀心思,为自己谋划出路,而兄嫂却想把自己赶到乡下老屋自生自灭。
自己却还在她面前讲哪些不着调的话,想及此处,他面上一阵羞赧。
“只当去给人家送生意,还有不让进的道理?”
蔡宣季实在看不懂崔璋这人,自己偷偷在马厩里头听张家两兄弟闲话得知了梁照儿如今的住处,巴巴地赶来却又不肯进。
崔璋一把拎住欲往里进的蔡宣季,朝渡口走去,“别误了时辰回书院。”
忽而梁照儿感觉福至心灵,仿佛听见了蔡宣季那略带慵懒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她顺着窗朝外望去,却只瞧见满地翻黄的银杏叶。
她送走了张龙后,在靠近渡口的那侧窗户前支起了天幕,又将一只小炉灶拖到外头去,架上蒸笼。
早餐的通常是饼店,油饼店卖蒸饼、糖饼之类的,胡饼店则卖宽焦、侧厚等品种。梁照儿仔细伏在案前将去羊巷李木匠那儿做好的招牌擦拭干净,挂在案前。
三个招牌上分别写着:胡饼、??、热干面。
她想起后世江城也是两江交汇之处,码头繁多。船工和脚夫劳动强度大,需要快捷又饱腹的食物。热干面就很适合,一碗能在胃里顶到下午,她又按照江南一带喜欢的口味调整了热干面的调味。
一切准备就绪后,梁照儿抱着狗早早地上了二楼歇息。她平日里瞌睡就多,不睡够时辰总感觉脑袋不清醒,这下为了早起只能更早睡觉。
土松犬一点儿不认生地窝在她膝上伸了个懒腰,小身子翻了过去四脚朝天。
“给你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梁照儿揉了揉它的肚子笑着说,“就叫大黄吧,大黄可是个好东西,不仅能治病,开的花也漂亮。”
大黄似乎听懂了梁照儿的话,扑通一声翻身下来,乖顺地在她手心里蹭了蹭。
秋日清晨凉风似水,四下静悄悄的,只听得见几声橹声。梁照儿放弃了从前常穿的襦裙,换上关大娘给她新做的粉紫云纹窄袖衣御寒。
三声叩门声响,梁照儿刚抬下门闩推门,大黄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
“大娘怎的来了?”梁照儿看清来人便笑着说。
大黄摇着尾巴围着关大娘转圈,嘴里还哈着白气。关大娘拍散了身上沾的雾气,指着大黄笑道:“哪来的狗?”
梁照儿道:“张家大哥送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