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车架(1 / 2)

加入书签

首辅家的马车追上来,在凤辇旁停下,一名头戴帷帽的女子被搀扶着下了马车,“十七妹妹!是我!我来送送你!”

令仪从未想过十六公主会来送自己,明明两人在宫中时最为要好,可被指婚后仿佛一切都变了。若说当初在宫中还是因着规矩不得见,可后来宴上也碰过面,十六公主一见她便有些不自在,不仅不复之前的亲密,还有意无意地躲着她。

十六公主原本以为自己不会来,她与令仪年龄相近自小一起长大,两人无话不谈从无隐瞒。

唯一她没有告诉令仪的,是她心悦谢家玉郎。

可那时候宫中人人都以为谢玉郎年过二十还不娶妻,是为了等令仪长大。

她心中难过,却又为令仪真心高兴,哪怕舅舅位高权重,亦从未动过争抢的念头。

直到那天嘉禾帝一道圣旨,将她指婚给谢玉,令仪被指婚给了冀州秦烈。

十六公主不解,却心中窃喜,因着这股窃喜,她再无颜面对令仪。

尤其是成亲后,谢玉温柔体贴对她无有不从,首辅待她如亲孙女,她日子过得惬意,竟没有一丝不足。再看那个秦烈,虽长相英武,却不过一介莽夫。

她像是偷了令仪的幸福越发惭愧,更不愿与她见面。

可令仪要走了,她昨晚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终于今日还是忍不住追了过来。

令仪一听到十六公主的声音,立时站了起来,撩开车帘便要下去,还是被赵嬷嬷提醒,才想起将十六公主接到凤辇上来。

两人一见面便哭了起来,十六公主抽抽噎噎:“十七妹妹,我这会儿才来,你是不是怪我?”

令仪摇头:“我心里从未怪过姐姐,之前见姐姐过得好,我亦为你开心。”

十六公主眼泪落得更急,又惭又愧,握住令仪的手说不出话来。

令仪哽咽道:“我以前常在东宫玩耍,太子妃嫂嫂偏疼我,玉郎哥哥也爱屋及乌,把我当亲妹妹看待。我那时还想着他将来会娶一个怎样的嫂子,嫂子会不会不喜欢我。没想到不是他娶嫂子,而是亲上加亲成了我姐夫。十六姐姐,我此去离京,只盼你与姐夫好好的,太子哥哥与嫂嫂也好好的,十五姐姐与流翠姑姑好好的,我也会好好的,只要咱们都好好的,将来定有再见之日。”

两人还有说不完的话,恨不得如小时候般在冰冷宫宴中躲在角落,天真的傻话说上半天。

可她们在成亲那日,便失去了那样的资格。

便是再多不舍,也不能耽误行程,最后挥泪告别,自此天各一方,迎接各自的命运。

十六公主下了凤辇,对着车窗道:“好歹我母妃在宫中还有几分薄面,你只管放心,流翠姑姑与十五姐姐那边我会托她照顾。”

令仪含泪点头:“谢谢姐姐。”

这边两人依依惜别,那边秦洪纳闷地道:“说来真奇怪,在京城的时候天天盼着回去,可这要走了,又觉得舍不得。”

当然会舍不得。

这庄严的城门后,有最宽阔的道路,最繁华的集市,最美味的佳肴,最醇香的美酒,最美丽的姑娘,和最崇高的权力。

秦烈看着那巍峨耸立的城墙,目光悠远:“会有回来那一日。”

十六公主走后,车队继续上路,令仪眼神茫然看向车外,竟似麻木了一般。

赵嬷嬷心中暗叹,这位十七公主看起来不谙世事,适才竟说出那番宽慰人的话来,便是她一字一句地教,亦没有这般滴水不漏。

昔日宫中传闻,谢家玉郎为人清冷自持,只对十七公主另眼相待。

犹记得新罗上贡的琉璃镜,照的人纤毫毕现,一共三面,嘉禾帝分别赏给了郭贵妃,太子与老首辅。

没几日,便有人在十七公主宫中见到其一,原有人以为乃是太子所赠,后来才知道太子妃亦对这琉璃镜爱不释手,自然不会转赠给旁人。

自那时起,宫中传闻甚嚣尘上,愈演愈烈。

谢玉何等人物?深得老首辅真传,若他不欲让你察觉,你连他的喜怒亦难分辨,如此明目张胆,之后也毫不遮掩,与昭告天下有何区别?

这样的偏爱,只是爱屋及乌,兄妹之情?

赵嬷嬷虽未经历过男女之事,却也不信。

不过令仪这番话原也不是说给她听,只要十六公主相信,便是功德圆满。

十六公主回府后,正巧遇到早朝归来的谢玉,见她脸上泪痕,谢玉温声问道:“发生了何事?”

十六公主道:“无事,我......只是去送了送十七妹妹,回来还未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