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雁门关救驾(1 / 2)

加入书签

八月二十四日,皇帝杨广诏令各郡县发兵救驾。

消息传遍全国,举国震惊。

若连天子都落于突厥之手,只怕国家危矣!

一时间,各路人马纷纷驰援雁门关。

雁门关就在晋阳以北,若要援救,必属晋阳为先。

当时驻扎晋阳的左屯卫将军名叫云定兴,当即募兵前往,循例,城中各世家也要出人应募。

唐国公府来报,府中二公子愿率府兵部曲从军救援。

云定兴有些惊讶,唐公在镇守弘化郡,长子在河东老家,府中只有个年少的次子,去年唐公还来信给他,请他照拂府中次子。

所以此次募兵,他也没考虑唐国公府。

他召人进来,只见一个少年郎,身量虽高,面孔却很稚嫩,虽然束冠,但连胡子都未蓄起,一看年纪就小。

李世民拱手行礼:“唐国公次子李世民,拜见将军。”

云定兴上下打量了这孩子一眼:“你今年多大?”

李世民脸不红心不跳的答道:“十八。”

“你有十八?”云定兴表示怀疑。

“当然!”其实他今年才十六岁,但为了能跟着去见识战场,也只能撒谎了。

云定兴大为头大,他曾经与唐公同朝为官,关系不错,所以唐公写信让他照拂次子,他当即便答应了,此次他以为此子年少,自然不在应募之列,谁知道他满十八了,这正在应征之龄。

于是他把李世民拉到身边责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你就说你年纪小,不在应征之列不就行了。”

李世民忙道“大人不必担心,我十五岁就随父杀贼了,我父亲应征去涿郡征粮的时候,我还是先锋呢,此次我也愿为大人先锋,前往雁门关救驾。”

云定兴更加责怪:“这可是突厥,率兵十数万,兵强马壮,不是你讨个贼压个粮的小阵仗,你要是在战场上出什么事,我如何同你父亲交代?”

李世民明白了,他这是怕担责任,当即应道:“大人放心,我给大人写一封生死状就是,此去一干事情,与大人无关,况且我有府兵部曲三百,足以护卫我。”

云定兴苦劝不住,也懒得再费口舌:“也罢,生死状就免了,你多加小心便是。”

李世民喜笑颜开的走了,回家去告别妻子:“这一去,你夫君我必定要建功立业了,要是运气好得个爵位,你给你谋个诰命,也让你风光风光。”

长孙嫣没他这么乐观,但也不会泼丈夫的冷水,只是一面抓紧整理他的行李,一面嘱咐他:“我不图你建功立业,你能平平安安的回来我就很开心了。”

说话间大军已经整装待发,云定兴苦哈哈的率兵出发。

他是真不想去啊。

云定兴曾是废太子杨勇的岳父,杨勇是先帝杨坚的长子,杨坚登基后,就封他为太子,杨勇不喜欢正妻元氏,宠爱云定兴的女儿云昭训,生有三子。

元氏无宠,遇心疾,二日而薨。

按理说,若是杨勇顺利继位,凭云昭训的宠爱和子嗣,完全可以封后,届时他云定兴不就是正儿八经的国舅了,封公拜相不在话下。

奈何命运给所有人开了个玩笑。

独孤皇后十四岁嫁给先帝,两人感情颇深,生下十子十女,协助先帝称帝,辅佐朝政,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

也因此,独孤皇后不喜太子与发妻不睦,宠爱妾室,更怀疑元氏暴毙死因,更加不喜欢长子,转而疼爱次子晋王杨广,认为他才智出众、素有抱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