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雁门关救驾(2 / 2)

加入书签

于是夫妻俩一合计,决定废黜长子,转立次子。

但凡杨广是个正常人,大隋没有二世而亡,独孤皇后这个选择都会被大加称颂,天下正妻地位,更不会为妾室所动。

所以说造化弄人啊!

当然,此为后话,今时不表,只说云定兴,在杨勇被废后,也被除名配少府。

但他这个人善钻营,用之前女儿从废太子那里弄来的财物,贿赂新帝杨广的宠臣宇文述,以宇文述荐,擢授少府丞,寻代何稠为少监,转卫尉少卿,迁左御卫将军,进左屯卫大将军。

可以说混的风生水起。

但和曾经差点做了国舅比,落差还是很大,所以云定兴打心眼里不愿意去救皇帝。

在加上那可是突厥啊!云定兴虽说谋的武职,但他半点不会打仗,更别说打兵强马壮的突厥。

李世民率部从军,跟着一走,就发现了问题。

晋阳距雁门关也就四五日路程,更别提此次还是救驾,更应该急行军,但如今已经三日了,行程还未过半,走走停停,十分缓慢。

他一问,只说是派了人去刺探军情。

这借口瞒不了在军队里滚大的李世民,他一琢磨,就知道了问题所在。

这下子可不好办了,一来,他虽然继承母亲遗愿志在亡隋,但这是内部矛盾,和突厥的威胁相比肯定是救皇帝重要。

二来,他还想着借此良机建功立业,就算不能封妻荫子,起码也能靠自己谋个一官半职,日后若随父亲起兵,也能有些底气。

然而看如今云将军的情状,就算他愿意冲过去干突厥,云将军也不会帮他,在给他交代在这里就坏了,家里还有娘子等着他呢。

但李世民什么脑子,他稍微转了转脑瓜,就想了个主意。

于是不在耽搁,他骑马奔向主帅大营。

因为是率部从军,所以他有个小军官的职位,虽然不高,但他报有事相奏,守将们也让他进去了。

云定兴正在头疼,见李二郎来,顿时挖苦:“怎么,胆小了,想家了?别怪世叔没提醒你,此时你要回去,就是逃兵,要军法处置,便是你父亲在,也保不住你。”

李世民摇头,拱手行礼后劝道:“将军,此次陛下被围,天下兵马纷纷前往救援,只说我父亲所在的弘化郡,此刻应该也已经率军来援,更别说洛阳军队。

但我晋阳离雁门关最近,若是慢于诸郡,实在难以解释。倘或陛下顺利被救,将军不过吃些责罚,但若有了万一,只怕将军要成了国家罪人了。”

云定兴被说中心事更加不快,他焉不知这道理,更骂道:“黄口小儿,你懂什么军机之事,难道以为是本将军不愿去救陛下吗?”

李世民连忙摇头:“岂敢,我是来给将军献计的。”

"请将军速速驰援,陛下在雁门城,突厥必定主攻这里,咱们军队少,强攻也难,不如就驻扎崞县,赍旗鼓以设疑兵。

始毕可汗举国之师,敢围天子,肯定觉得国家仓促之间难有支援。我张军容,令数十里幡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他们肯定觉得到了很多救兵,必定望尘而遁。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也难支应。"

云定兴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好主意啊,不用真的去打仗,但又可以减轻雁门城的压力,届时皇帝怎么样,都怪不到他身上,只说这是疑兵之计便可,比三天走两天停要好看的多。

云定兴当即依计,打点三军驰援雁门关,两天时间就到了崞县,大张旗鼓用疑兵之计。

他也赶得巧,先前皇帝曾暗中派使者向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派人告诉始毕可汗说:“北部边境告急。”

始毕可汗攻了雁门城一个月没有攻下,见隋朝大军已经驻扎崞县,军势盛大,又听人报洛阳和各郡的援军也都达到忻口,只怕围不成皇帝,自己反而要被围了,由是解围而遁。

九月十五日,始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