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第17章(1 / 2)

加入书签

“张先生讲解得甚是明白,吾今有所得!等我回去请父皇赏赐各位先生,不必辞谢。”

众人行礼谢恩,虽说了不必辞谢,不是说今日不必面谢,而是说明日不用上一封封谢银币疏。

各位先生都是翰林院储相出身,文辞精美,书翰典雅,说白了,读起来费劲儿!自己还是给父皇减少些工作量吧。

“张先生不曾事先准备,今日我随口说一篇,就能如此详尽明白的讲解出来,也太过于博学了!”

“殿下英明天锡、睿智夙成,臣等职叨辅导,分内之责。”张居正自小神通,这样夸赞的话自然也听倦了。

“张先生是哪一年的进士?”朱翊钧好奇地问。

“回殿下,臣于嘉靖二十六年登科。”

“和殷士儋殷阁老同年么?”

朱翊钧这话令张居正惊讶,一是因为太子居然知道殷士儋是哪一年的进士,可见殷士儋在给太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是因为太子居然会注意到臣子考举年份,对于一位年仅十岁的孩子来说,这很不一般。

张居正表面不动声色,朱翊钧反倒是主动解释起来:“殷阁老和高阁老在值房打架的事情,我在父皇那里听说了,听孟大?说是你阻拦下来。我本以为先生会像梁山好汉那样雄壮,才能阻挡住殷阁老的老拳,结果今日相见,倒是出乎预料。”

张居正一时有些羞恼,大明阁臣在皇城内打架动手,这不但传到了后宫太子的耳朵里,连带着也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纵使他一贯脸厚心黑,这时脸上也不由得透出三分血色,忙行礼道:“臣等惭愧!”

张居正这一谢罪,倒让朱翊钧一愣,他倒是没想到张居正是这个反应,这事情在他看来不就是阁臣动手打个架么,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大明历史上也不罕见吧?!

不过看张居正的表情,倒是很僵硬,他本意就是闲聊两句,并不是想将气氛弄得如此尴尬。

朱翊钧见此不好再聊这个话题,只能再转换话题问道:“听说张阁老是少年神童,不知登科时是什么名次?”

张居正更是惭愧:“臣不才,冒窃盛名,仅得二甲第九名,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甚愧!”

朱翊钧一口茶险些喷出来,见张居正如此情真意切,朱翊钧不由得在心里呐喊,这三年一次的进士及第,二甲第九名、全国第十二名,居然这么拿不出手么?!张居正可是真正的小镇做题家出身,没有任何背景和人脉的迈入大明官场,四十二岁入阁拜相。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张居正看起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是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他总是在不经意间闪过一道锐利锋芒,以他超高情商也隐藏不住的锐利夺人。

头角峥嵘,理所当然。

可以,这很张居正。

卷吧!卷吧!谁还能卷过你张太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