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第16章(1 / 2)

加入书签

朱翊钧默然,半晌问道:“若先生是魏相,也会如此做么?”

张居正愕然,他实在料不到太子会有如此神来之笔的疑问,不由得自问,“不会,臣会想方设法让国君用之。”

“对呀,”朱翊钧拍手笑道:

“这才是一个宰相应有的担当,勇敢任事。我观魏相公叔痤多少有些狡猾了。

身为丞相,推荐了人才,却不告知魏国国君推荐之人有何特异之处,只说是自己家族庶出子,令其接掌丞相权柄,所以魏王才说魏相病糊涂了,这让不明就里的人来说,怎么看怎么都是糊涂了。

魏相真的愿意公孙鞅得到重用么?那为何魏相身强体健时不举荐,偏偏托孤时提了一句,甚至未曾说明公孙鞅有何特异之处,仿佛魏君用与不用皆可。

在魏君默然后反而又让国君杀之,将自己的责任撇清的一干二净。

若是将来国君重用公孙鞅,是魏相的举荐之恩,若是国君将来不用,公孙鞅坐大成祸,自己先免除责任,他真是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国君走后,魏相又告知公孙鞅快走,既全了朋友之义,又洗清了背叛之责。所以史书上留下了魏王有眼无珠、魏相有识人之明的春秋论断。”

朱翊钧一番话,说得侍讲团众人都沉默了,文华殿外隐约传来啾唧的鸟鸣之声,众人却觉得世界突然变得安静又空旷,不由得升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三朝元老杨文忠公面对年仅十五岁的世庙嘉靖皇帝时,是否也有这种时时刻刻惊心动魄之感乎?

朱翊钧见众人一声不言语,心内想这下祸事了,太子日讲是个严肃的事情,不是自己读书时杜撰的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根据人物动作、对话语言、环境描写来推测(编造)人物情感动机。

自己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看到‘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就能子虚乌有地发散思维,胡编乱造些主人公的情感顿挫,好突出文章主题、升华文章立意。

这种离谱的思维训练,放在刑侦学上叫做犯罪心理模拟,要是放在大明朝就是有情有理的罗织构陷,真酷吏奸臣必备技能,怎么看怎么都不是明睿君主该有的技能。

张居正严肃的目光射过来,目光中带着深沉的重量,压得朱翊钧内心惴惴,忙找补道:“我刚刚是胡乱猜测,张先生不要介意,我才读了几本书,难免管窥蠡测,张先生请继续讲解吧!”

“殿下未曾学圣人之言,先学史典之术,此乃大误,殿下天纵睿资,宜先立德治,仰惟殿下日勤圣学,光膺鸿宝。孜孜诵习,懋殷宗典学之勤,事事讲求,迈周成访落之轨。臣等备员辅导,惟夙夜兢兢以侍上。”

随着话音将落,众人一齐行礼,朱翊钧忙道:“先生快起,不用行礼,是我一时冒失,我虽初学,也知为师者不跪的道理。”

说着将众人叫起,张居正长身玉立而起,寥落了一地的风情。在朱翊钧再三强调之后,张居正才接着上段娓娓道来,一篇《商君列传》讲至结局,朱翊钧只觉时光过得太快。

及说道‘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朱翊钧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时间和空间,透过斑斑书卷、一行行青史丹书写下的风云变幻,见到眼前人在五年之后,因夺情风波被朝堂上下群起而攻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