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拿捏(1 / 2)
孟玉宁到家的时候是戌时过半,晚上八点,往日的这个时辰,家里的小孩子还在前后院子里玩闹着,但是今天家里却静悄悄的。
这个时代讲究父母在不分家,孟玉宁的祖父孟万福今年五十三岁,娶妻赵氏,两人共生育了三儿一女。
长子孟卫祥三十五岁,妻子周凤彩,周氏体弱,前面生的两个孩子都没养住,修养了好几年,才又生了个儿子,今年十一岁了,后来好不容易又得了个闺女,已经七岁,只可惜也是个体弱的。
父亲孟卫行是家中次子,今年三十三岁,和母亲冯青莲共孕育了四个儿女,孟玉宁有个比自己大一岁的姐姐,下面两个弟弟,一个八岁,一个五岁。
孟玉宁觉得,自家娘当初连生两个闺女也没受祖母磋磨,绝对和大伯娘以前生育的孩子没养住有关。
姑姑是祖母的独女,比父亲足足小了十岁,祖父母对唯一的闺女很是疼爱,因为嫁妆丰厚,嫁到了镇上有店铺的蒋家,现在也已经是有儿有女了。
四叔是祖母最小的孩子,今年二十一岁,妻子金子淼,两人育有一子,刚满一岁。
祖父有个祖上传的木雕手艺,他又是三代单传,家里的日子在村里原本就算是富裕的,大伯和父亲出生后,他又出门给大户人家修园子,做了好几年,挣的钱都置办成了土地。
家里的日子宽裕,住的院子也宽敞,前后一共三个宅院,后面的宅基还没盖房子,只垒了茅房围了院墙种菜养鸡。
中间的宅院盖的整齐,有三间堂屋和一间西耳房,东边留了个去后院的门,然后还有东西各两间的厢房,另外还有厨房和杂物间。
孟玉宁小时候跟着父母住在西厢房,后来四叔大了要从堂屋里挪出来,爷爷就在前院起了三间西厢房,自家就搬到了前院来住。
前院宽敞,每天晚上家里的小孩子都会在前院玩闹,一直到周围的邻居们都睡了,他们才在长辈的催促下回屋睡觉。
现在时辰还不算晚,又是月中的时候,院子里却静悄悄的,孟玉宁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赶紧去敲门,口中喊着:“爹,娘,我回来了。”
只喊了一声,就听到了父亲的回应,孟玉宁心里那点隐隐的不安才消散了。
父亲过来开门,孟玉宁跟张大元说:“表叔,吃完饭再回去吧。”
孟卫行人还没来到门口,就跟着闺女一起留人:“大元,这个时辰了,回去就别折腾婶子给你做饭了,在这边吃了再回去。”
孟卫行说着话打开了大门。
张大元提着孟玉宁的包袱,递给孟卫行:“定好的今天回来,家里一定等着呢,我就不进去了,下次我再来家里吃饭。”
家里等着就不适合再留了,张大元重新驾起骡车回家,孟玉宁跟着父亲进了家门,就见母亲和姐姐也都从屋里出来了。
孟玉宁先喊了声:“娘”,然后就跑过去扑进母亲怀里。
冯青莲抱着闺女,嘴角上扬着嫌弃道:“都多大了还撒娇。”
孟玉宁:“人家想你了么!”
一旁的孟玉卉笑着问她:“那你想我了没?”
孟玉宁从母亲怀里出来,对姐姐说:“当然想了,家里所有的人我都想了!”
说完又问:“弟弟他们今天怎么睡的那么早?”
孟玉卉小声道:“奶奶心情不好,嫌弃他们闹的慌,这两天家里的几个小子睡的都早。”
在孟玉宁印象里,祖母经常心情不好,但是因为心情不好嫌弃到她的宝贝孙子们闹腾,这还是头一次。
孟玉宁好奇的问了句:“为什么呀?”
这次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回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