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拿捏(2 / 2)
孟玉宁看向母亲:“不会是因为咱家吧?”
冯青莲叹气:“你奶奶想把你姐姐许配给她娘家侄孙。”
孟玉宁第一反应就是:“不行!”
她会有这样的反应,竟然不是因为前世大家都知道的基础常识认知,近亲不能结婚。
而是因为,祖母的娘家,是那种就算大龄要交罚款也不能嫁的人家!
祖母的娘家只有一个侄子,比父亲小一岁,她侄孙今年十二岁,比自己还小一岁。
祖母的侄子自小读书,他自诩是读书人,对自家这个用手艺谋生的亲戚总是有几分看不起。
他看不看的起自家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连年科举,却又屡屡不中,学了半辈子,人到中年也没考中秀才,家里的日子过的,用快揭不开锅形容都不算为过!
孟玉宁不用想都知道,祖母护娘家,姐姐现在刺绣的手艺已经很不错了,她这是想让姐姐去养活她娘家那一家子!
孟玉宁的第一反应都是不行,冯青莲又怎么可能会答应。
孟玉宁听母亲说了句:“放心吧,我是不会答应的。”
孟玉宁的心放下了一半。
之所以是一半,是因为孟玉宁觉得父亲有些愚孝,对祖母的要求从来都是应允的!
孟卫行从屋里放东西出来,就看到闺女看自己的眼神,满满的都是不信任。
不用问就知道,这是知道她祖母的想法了。
孟卫行被女儿对自己的信任度弄的哭笑不得,说她:“瞎想什么呢,我怎么可能让你姐嫁到那边去!”
说完又对妻子温声道:“都这个时辰了,快给孩子做饭去吧。”
母亲带着姐姐去给自己做饭,孟玉宁问父亲:“我爷爷呢,难道他也是这么想的?”
祖父是三代单传,还是那种连姑姑姐妹都没有的单传,所以他对家里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很看重。
孟玉宁不相信祖母的这种提议会得到祖父的认可。
孟卫行:“你爷爷十天前就和你大伯去外地给人修园子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孟玉宁对祖母的气愤都忘了:“爷爷都五十多了,怎么还出远门给人做工啊!爹你也是的,也不说劝着点!”
这个时代五十多岁的人,不一定有现代七十多岁人的身体好,祖父虽然看着比大部分的同龄人都健壮,但是这个时代出远门是什么好事么!
孟卫行也不想呀,自己这当儿子的又不是没起来,也不是养不起爹娘,但是管儿子好管,想管着爹可不那么好管的。
跟孩子却不好说这些,只能道:“有你大伯跟着呢,再说你爷爷也不用做活,他是去做大师傅的,主要负责监督质量和指导工艺。”
孟玉宁叹气,不说话了。
说什么呀,人都走了十天了,若是做工的地方不远,这个时候人早就到了。
孟卫行却说:“待会饭就做好了,先去堂屋见见你奶奶吧。”
孟玉宁原本就不是很喜欢祖母,原因当然是祖母先不喜欢自己的。
但是这个时代,孝字压在头上,她要是睡了自己今天还有理由先不去,但是堂屋里的灯还明晃晃的亮着呢,自己要不去,她明天就能做出拿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