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立志为师(2 / 2)

加入书签

就好比我一个孤女,若想自立于世。需要一个康健的体魄,聪慧的头脑,足以养身命的钱产,以及值得生死相托的亲友。

依照知行合一的做法,我应当修习养生延寿之法,恪勤中馈筹划经济。拜名师读好书,广结良友。若能像易安居士那样,以才学文章受世人尊重,便可做闺塾师自食其力。

天下学子若以此‘知行合一’之法,精进学问,砥砺品格,善莫大焉。奈何书院生徒众多,讲学之风盛行,必有人将书院嬗变为訾议国政,党同伐异之所,不可不遏制这一股歪风邪气。

但是阻塞言路之害,甚于焚书。

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司马光亦言:事无全利,亦无全害。因此无论立身行事、治学求知,都要实事求是,而不能偏私执见,一概而论。

依小女拙见,肃正讲学之风,当如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四海黎庶,千端万绪,眼下大明治乱之交,第一要务当协和思想,使朝野共识。大家心往一处用,力往一处使,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一番话听下来,顾?听得频频点头,赞道:“林姐儿的话既切中肯綮,又言约旨远,平易中见精深。”

张居正怔怔抬眸,看向对面的小姑娘,她眸光中的灵慧与深密流溢出来,像宝镜一样,照鉴了他的狭隘与偏执。

不由得白面浮红,思绪纷纷,暗暗攥紧了袖袍。

顾?抚了抚黛玉的发鬓,面上带出几分爱怜与自豪,又伸手在车壁上敲了敲,微笑道:“甘泉兄,驱车一路得遇知音,心里滋味如何呀?”

黛玉与张居正对视一眼,俱是讶然。

世人道: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甘泉便是湛若水的号,果真是那位“望重两京,弟子数千”的湛先生么?

辚辚辘辘的车轮声,渐行渐弱,没过一箭之地,马车就戛然而止了。

但见顾?打开车门,一位精神矍铄的古稀老者,裹挟着一袭风雪,躬身进来。

湛若水挨着顾?坐下,见到黛玉不禁眸光一亮。

“东桥,衡山说你得了个如珠似玉的外甥女,有咏絮之才,夷光之貌,今日聆听高论,亦有长孙之德啊。”

听着一番溢美之词,黛玉有些受宠若惊,忙向甘泉先生行礼。

张居正低眉敛目,亦向湛若水默然拱手作揖。

湛若水颔首噙笑,将黛玉仔细打量了一番,笑道:“林姑娘,你表舅不肯给你饭吃么?为何想自力更生,学易安居士做闺塾师呢?”

黛玉回答道:“表舅待外甥女极好,关怀备至。只是古人有云: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表舅年事已高,又不能照拂我一辈子。我虽为女子,亦当自立,而况世间有三业最为高尚,良臣、良医、良师。

我于良臣、良医二途实在无分,唯有做女师,既能挣稻粱之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