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揣测(1 / 2)

加入书签

沈观颐回去的路上一直揣测着一个人的心思,因为这个人的行为最不合常理,在整件事情中,他的静默是让他最想不通的地方。以林渊的头脑,他不可能察觉不到他女儿的心思,更不会不知道她会在堂上来这一出,那只能说,他是有意放纵。那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难道说,他自去了宁州后,这气性也变得年轻、冲动了?

不!他在赌。

他在试探陛下,或者说他在试探陛下对林家的底线。要说以林家目前的规模,根本不足以让陛下忧心,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他就是这样做了,而且还没有任何干涉,任由林芝这样莽撞的把刘胜的罪状扔了出来,难道他不知道‘以下克上’,林芝或可被获罪吗?

他正是知道!他以他的女儿,在向皇帝表林家的忠心、在向未来的君主表忠心!

林渊,行了一着妙棋!他把整个林家拱手捧到了皇帝的面前,任由皇帝对他们进行分割、利用,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未来新君的心里留下一个忠臣的影子,让他的儿女在这时就以赤胆忠心的模样,出现在未来新君的面前。更是让陛下放心,林家,永远不会如靖隋军一般,反而会成为陛下和未来新君手中的刀,不仅好用,还足够让人放心。

也许,他暗地里早以另一种方式向皇帝做了陈述,不然,陛下今天的反应就太过平静了些。

想通这些结点,沈观颐不由微微一笑,随后又无奈的叹口气。他不得不佩服林渊,似林渊这样的狠辣,自己可做不出来,也没有这样的底气做的出来。

其一,林渊自小便是皇帝身边的亲卫和玩伴,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他对皇帝肯定十分了解,而皇帝对他自然也有不同一般武将的情意;

其二,当年皇帝还是亲王时,奉旨领军出兵平叛南方藩王的叛乱。林渊的二哥为救王驾而亡,这一功因平叛失利而未获得奖赏,在皇帝的心中多少是有点心结的;

其三,林渊有足够的底气试探皇帝的底线,正是因为林家有出色的子弟继承家业,他们才是林渊胆敢向皇帝和未来新君表忠心的底气。

沈观颐不由笑着摇摇头,暗想,不论自己猜测的对不对,这个林渊,绝不似他平日里表现出来的那般平庸,自己往日真是小瞧了他。

他觉得车厢内有些气闷,将一边的车窗帘挑开,看着外面巍峨的宫墙,竟忽地感觉心慌的厉害,当即甩下窗帘,躺倒椅背上,合上眼睛不再思虑。

……

坐在府中的荣昌突然收到密信,林家的林芝今日在大理寺过堂时,当堂将刘胜告了。目前大理寺正卿已经进宫,现在还不知道皇帝会怎么决断。刘家也得了风声,已经在往宫里递信,想请娘娘帮着向陛下求情。

荣昌看完密信,不由暗骂一声,“蠢货!”

不去求情,只当是林芝诬告,这一求情,岂不是坐实了罪名。

荣昌也顾不上刘家,立即派人尽最快的速度,把信给父亲传过去。又让人暗中给其他几家递信:稳定如常。

……

用过午饭,贤亲王正坐在凉阁内休息,亲信突然求见,给他呈上一封信。贤亲王随手接过,抽出来一看,立时愣住。

“去叫了大公子来。”

虽然赵頫已经成亲且有了郡王的爵位,但在亲王府内,大家还是称他为:大公子。

不多时,赵頫匆匆赶来。

不等他向自己行礼,贤亲王把手中的信纸递给他,自顾饮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