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绒馅虾米鲜(1 / 2)

加入书签

戚萝听见声响猛地转过身,手不自觉按在床头,那儿藏着把防身的小剪子。

“谁?”

她扬声问。

门外是粗重的喘息,混着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小娘子开门!官差!有急事!”

戚萝挪到门边,从缝里往外瞧。

外头站着个面生的官差,短打湿透了,贴在背上,额前碎发黏着汗珠,正急得直搓手。

见她露头,官差忙拱手:“小娘子可是姓戚名萝?”

这个时候上门,别是什么旁的祸事。

戚萝没松劲,只问:“哪个衙门的,找我做什么?”

“州衙的!”

官差抹了把脸,汗珠子滚进脖里。

“我是田都头手下的,您从衙门走后,上官审案时听说了您的事,气得拍了桌子,说最容不得欺负人的勾当。”

“当即催着户房、刑房重拟了文书和户籍,比先前的更周全。”

这人说得急,又咽了口唾沫:“本该田都头亲自送来,可他方才在衙门突然犯了胃疾,疼得直不起腰!”

“上官又有令,文书户籍必须得手交到您手上,旁人代不得。我们寻了半条街才找到这客栈,他实在撑不住,现如今就在楼下歇着……”

话没说完,楼下突然炸起一阵慌喊。

“都头!都头您醒醒!”

官差脸“唰”地白了,急道:“小娘子,文书和户籍都在这儿,您先收着啊。”

戚萝心一揪,拿过文书。

封皮上鲜红的州衙大印,是正经物件,户籍也办的周全。

衙门事物繁忙,她原先还想着,只续两日房怕是等不到文书下发。

竟如此尽职尽责。

思索了一番,她快手将文书塞进怀里,匆忙跟着官差往楼下跑。

大堂里,几个衙役围着个中年汉子。

那汉子蜷在长凳上,脸白得像纸,额头珠子滚成串,一手死死按着小腹,这会儿双眼紧闭,牙关咬得死紧,像是晕过去了。

正是方才帮她扭送张氏二人的田都头。

“快!找大夫!”

“这附近的医馆,午时都歇着呢……”

“先找点吃的,都头这毛病,饿不得也累不得,方才急着赶路,早饭都没沾牙。”

众人七嘴八舌。

“官爷,对不住,过了饭点,厨子早走了,”掌柜的和伙计在一旁急得搓手。

“不过……后厨还有前几日剩的半块猪腿肉,冻在缸底呢,还有小半碗干虾米,早上也剩了点细磨的新面,就是我们实在不会弄啊……”

戚萝静静站着,没着忙去凑手。

她先看了眼街外,此时日头正毒,寻常铺子都卷着门帘歇晌,连挑担卖吃食的都没了影,几个衙役急得直跺脚。

这才转回去视线,看那田都头疼得前额青筋暴起,忽然就想起戚家的码头小食摊来。

那时她总在摊前搭手,南来北往的客商常念叨“空腹犯了胃疼,就想口热馄饨”。

爹娘便琢磨出十几种馅料,她在旁递碗添汤,看也看会了七八分。

后来转去张家七年,手艺荒了,可那些揉面调馅的法子,倒像刻在骨子里。

戚萝抿抿唇,往前挪了半步:“不嫌弃的话,我来试试做碗馄饨吧,许是能缓一缓。”

话音刚落,众人齐刷刷朝她看来。

戚萝也没多话,大大方方福了个身子:“把肉、虾米和新面给我,再找口干净的汤锅。”

“哎!”

小二先前与这位姑娘攀谈过,打心里觉得这人相处舒服。

再者客栈要真摊上人命官司,还是个当差的。

那可糟了。

立时便应着声引她进去。

进了后厨,戚萝先扫了眼四周:角落里堆着半袋面粉,案上摆着个豁口的瓦盆,灶边有几只粗瓷碗,倒还算干净。

至于掌柜说的冻肉应该就在墙角缸里,她掀开盖子,果然见着半块猪腿肉,裹着层白霜。

戚萝回身取了新面,掺温水揉开。

好面讲究“三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