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三章 边尘乍起(2 / 2)

加入书签

议事厅内只剩下赵珣和陈平。陈平看着地图上的青州,忽然道:“主公,其实赵毅的动作,未必全是坏事。”

赵珣挑眉:“哦?先生何出此言?”

“广陵的压力,能让青州上下更加团结,也能让那些摇摆不定的官员彻底站队。”陈平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着应对广陵王的名义,进一步扩军、征税、整合资源,名正言顺地加强集权——这比我们自己找借口,要有效得多。”

赵珣恍然大悟,笑道:“先生这是要‘借势’啊。高,实在是高!”

“主公过奖。”陈平笑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只被动防御。西域的商路必须打通,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战马来源和经济命脉。属下建议,派叶先生亲自去一趟西域,以他的实力,足以震慑沿途宵小,确保商队安全。”

“叶先生走了,青州的城防……”

“有英将军和秦武在,足以应对广陵王的小规模试探。”陈平道,“而且,叶先生此去不仅是护送商队,更重要的是与楼兰商会建立深层次合作,最好能达成盟约,互为犄角,这样才能彻底打通西域商路。”

赵珣沉吟片刻,点头道:“好,就按先生说的办。让叶先生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发。”

三日后,叶孤城一袭白衣,背负“飞虹”剑,只带了十名剑卫,悄然离开青州,向西而去。他的身影在官道上渐行渐远,宛如一道流星,划破了青州的天际。

而在他离开的同一天,广陵边境传来消息:广陵铁骑果然按捺不住,派出一支千人小队,试图绕过黑石山,偷袭青州边境的一个小镇。结果被秦武设下的埋伏打得大败,损失惨重,仓皇逃回广陵。

消息传回青州,全城振奋。百姓们奔走相告,都说世子麾下的军队如何英勇,广陵的铁骑也不过如此。赵珣的威望,在这场小小的胜利中,再次得到提升。

秋收时节悄然而至。青州南部的万亩稻田里,金灿灿的“金穗稻”迎来了丰收。农民们欢天喜地地收割着稻子,官府的粮仓很快就堆满了新粮,不仅足够青州军民食用,还余下了数十万石,可以作为储备粮。

“金穗稻”的成功,让赵珣的名声传遍了周边州县。甚至有南楚的官员偷偷派人来青州,想购买稻种,都被赵珣婉言拒绝——这是青州的根基,绝不能轻易外传。

而“雪绒棉”的收获也同样喜人。织户们加班加点地织布,第一批棉布运到南楚边境,就被抢购一空,带回了大量的白银和丝绸。青州的经济,在粮食和棉布的双重推动下,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就在青州一派欣欣向荣之际,一封来自广陵的密信,送到了赵珣手中。信是广陵王赵毅亲笔所写,内容却有些出人意料——他邀请赵珣派人去广陵参加一场“边境会盟”,商议铁矿、商路等事宜,说是“化干戈为玉帛,共促边境繁荣”。

“赵毅这是唱的哪一出?”赵珣看着信,眉头微皱,“刚打了败仗,就想会盟?”

陈平看过信,笑道:“这是缓兵之计。广陵在边境受挫,又怕我们联合西域和南楚夹击,所以想借会盟拖延时间,同时试探我们的底线。”

“那我们去不去?”

“去,为什么不去?”陈平道,“我们可以派一个使者去,表面上与他们周旋,暗地里却加快与西域的合作,扩编军队。等我们准备充分了,再看赵毅还有什么花样。”

赵珣点头:“那就请陈先生亲自去一趟吧,先生智计无双,定能应付赵毅的手段。”

“属下遵命。”陈平拱手应道,“不过,属下离开期间,青州的防务还需主公多费心,尤其是黑石山的铁矿和西域的商队,不能出任何差错。”

“放心,有英将军和叶先生在,万无一失。”

陈平出发的前一天,西域传来捷报:叶孤城护送的商队顺利抵达楼兰城,与楼兰商会达成协议,青州的“雪绒棉”将独家供应商会,而商会则会为青州提供优质战马和西域药材,双方还约定共同修建一条从青州到楼兰的商道,确保贸易安全。

“太好了!”赵珣看着叶孤城派人送回的协议,兴奋地一拍桌子,“有了楼兰商会的支持,我们的战马问题就解决了!英布的骑兵营,很快就能换装成真正的铁骑!”

陈平也笑道:“这意味着,我们与广陵王的实力差距,又缩小了一步。假以时日,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然而,就在青州上下以为局势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这份平静——广陵王赵毅的亲儿子,赵骠,带着一支精锐卫队,抵达了青州城外,说是“听闻青州物产丰饶,特来拜访”。

赵骠,手段狠辣,他的到来,显然不是简单的“拜访”那么简单。

听雪轩内,赵珣看着城外的烟尘,眼中闪过一丝凝重。赵骠亲自到访,这比赵毅的会盟邀请,要棘手得多。

“主公,赵骠此来,怕是来者不善啊。”李参军忧心忡忡道,“听说他带了五百‘广陵锐士’,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战力极强。”

英布摩拳擦掌:“来的正好!末将去会会他,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赵珣摆手:“不可,赵骠是客,我们不能失了礼数。”他看向陈平,“先生还没出发,正好,帮我想想,该如何应对这位广陵公主?”

陈平沉吟片刻,道:“赵骠睚眦必报,且极懂人心。他亲自前来,一是想实地探查青州的虚实,二是想试探主公的态度,或许还想挑拨我们与北椋王的关系。我们只需以礼相待,不卑不亢,既展示青州的实力,也表明我们的立场——合作可以,但想让我们臣服,绝无可能。”

赵珣点头:“好,就按先生说的办。打开城门,我亲自去迎接这位广陵世子。”

青州城门缓缓打开,赵珣带着亲卫,策马而出。城外,赵骠肥硕的身体骑在一匹红鬃马上,身后是五百名甲胄鲜明的广陵锐士,气势沉凝,一看便知是精锐中的精锐。

“赵世子,久仰。”赵骠率先开口,声音清亮,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世子大驾光临,青州蓬荜生辉。”赵珣拱手笑道,“里面请,赵某已备下薄宴,为世子接风洗尘。”

赵婉儿微微颔首,策马入城。他的目光扫过青州的街道、城墙、士兵,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暗暗惊讶——这青州城的繁华与戒备,竟比他预想中要高出许多,赵珣这个人,确实不简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