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愠色满眸(1 / 2)

加入书签

跟父皇单独聊了些日常琐碎之事,再退出养心殿时,殿外阳光正足,火辣辣的照的人脸生疼,由于对他父皇足够了解。

她知道若是这个话题再往下延续下去,必是一顿碎碎念,干脆找了个由头,拒了宋洛书的午膳相邀,匆匆离开了养心殿。

而此时的养心殿殿外黎扶宁、萧临一左一右守在殿门口,跟一对守着殿门的石狮子似的,只不过只不过寻常的石狮子可没这么重的敌意。

萧临抱臂,黎扶宁摇着扇子站着笔直,明明被晒的细汗直流,仍是不肯退下,黎扶宁还好点,至少还有个扇子解解热。

就萧临那傻小子,这么热的天穿了不透气的里衣,外头还套了个金属材质的半身小盔甲,满头大汗,仍倔强的守在热浪奔腾的殿门外,二人剑拔弩张的视线交汇在殿门口,等她出来。

她刚踏出殿门口一步,就感受到了二人的针锋相对的敌意,恨不得将她撕成两半。

她左也不是,又也不是,生怕偏了一个,另一个没完没了,停滞的几秒里脑子飞快运转,身体却只得呆呆的愣在殿门前。

养心殿内看着自家闺女直愣愣的站在殿门口,进退两难的样子,宋洛书不禁嗤笑一声,茶杯里的上好的雨前龙井,差点呛洒了。

在心里暗忖:这就是雨露不均沾的后果,让她那不懂事的闺女成日呛他说:“就是因为父皇你宠爱不均摊,宫里的妃子才成日勾心斗角,没个消停,若是女儿我,必定平等对待,绝不偏袒”。

他今日倒是要让她看看,真到了她自己身上,她怎么才能不偏袒。

宋洛书偏了偏头:“郭公公,外头日头太大,去给朕把门关了”

郭公公顺着他视线望去,只见幼宁公主呆愣愣地站在殿门口,半天不动,人精儿一般的郭公公自然懂了自家老主子的意思,扬了扬手里的拂尘回道,“?。”

被二人卡在殿门口的宋幼宁左右扫视,二人的眼神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了,她咽了咽口水,忽地掉了个头,欲抬脚往殿内走,她支支吾吾开口:“那个,本宫突然觉得有点饿了...”

“不如就留父皇这用膳吧...萧世子和黎大人都先回吧......”

刚迈出一步,“啪”的一声,眼前的雕花木门居然就这么水灵灵的关上了!不带一丝犹豫!

眼见着自己又有了机会,萧临率先发出邀请:“微臣许久不去宁宁的寝宫,有点想念春桃做的杏仁酪了,不如...”

话音未落,右边大手蓦地钳住了她纤细的手腕,一股巧劲将她往那带,她一个踉跄偏了过去:“微臣昨夜将腰间的玉佩放在公主寝殿了了,不如公主带臣回去找找?”

黎扶宁一把将她拉了过去,手掌将她牢牢禁锢住。

“昨夜,偏殿?”萧临皱了皱眉头,嘴里呢喃,还未来得及反应,宋幼宁就被黎扶宁拉着走出殿廊。

“你们昨夜在一起?”萧临思考半晌抬起头,哪还有什么人影。

“殿、殿下”而春桃和一众侍女都跟在身后,逐渐追不上二人的脚步。

“你们等等本世子”也顾不得黎扶宁说的话了,马不停蹄追了上去。

周围花草景象随着二人逐渐加快的步伐,迅速移动。

宋幼宁神情复杂的看着拉着她一路狂奔的黎扶宁。

“咳咳咳”她清了清嗓子,任由他拉着自己的手,也顾不上看面前的路,在脑海里疯狂组织语言,试图解释自己为何要为萧临去北境。

声音缓缓而出:“本宫是看萧临是一心为了大乾的百姓,所以才祝他一臂之力的,黎大人莫要想多了...”

余光瞟向他,只见眼前的男人无动于衷。

“好吧,本宫承认,本宫跟随萧临去北境是为了阻止镇北王拿到兵权,不全是为了萧临,黎大人莫要想多了...”

而眼前的男人仍不说话,闷头拽着她的手往前走。

见他不回应,宋幼宁怒气涌上心头,一把将他的手甩掉。

黎扶宁终于停住了脚步转过头看她,依旧是一副清风朗月的姿态,只不过因这暴热的天气和方才的急速的暴走,白皙的脸上染上了一层红霞。

他盯着她不耐烦眸子,原先毫无波澜的眸子里染上一层怒气,清秀直眉现下紧紧皱在一起,不知是不是方才激烈运动的原因,身体微微颤动。

宋幼宁看到他这副模样,怒气反倒一扫而空,如同被顺了毛的小狗瞬间软了下来。

她故作不在意状,看了他两眼,视线快速转移:“咳咳、咳,这也不是回宫的路线,这烈日炎炎的黎大人将本宫往哪里带?”。

此时宋幼宁被黎扶宁左拐右拐带到了御花园的一处偏僻之地,因为天气原因,此时御花园空无一人,翻着层层热浪。

原本鲜活的花草,打着卷,病恹恹的挂在枝头,原先清凉的石板小路,现下也被晒的发烫。

旁边不远处放着一套由石头打起来的桌凳,也是再被晒得发烫,凳子上有些凹陷的小石孔。

应是被长年累月积水所砸出来的凹槽,凳子与草皮接壤的地下爬着青苔,看样子是有些年头了。

宋幼宁不明所以,在她记忆里她好像从未有过这个地方。

他玉佩不是放在她的偏殿了吗,不去她宫里,这大热天的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干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