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第9章(1 / 2)

加入书签

午后休息没多久,两人在傍晚4点的时候开了门。

中午26元的营业额只是昙花一现,晚上的客人非常少,更准确地说晚上只有两个客人,还都是打包回去的炒饭,她们洗碗的活都省了。

为此,她们7点就拉上店铁门,带着剩下的食材两人从厨房后面回家,这一路上常薇薇异常沉默。

常嘉欣对于第一天营业结果其实还能接受,毕竟食材成本和薇薇姐一个月的工资都有了呢,这还不算系统结算的奖励。

今天下午趁着休息时间她模拟做了不少酱料,而除去酱料配方这些收获,最大的其实还是调味能,酸甜咸辣鲜,味蕾对于这些味道的敏度训练出来后,她未来做任何菜,不说其他,就味道把控会上绝对不会太差。

这边走,常嘉欣也就思考规划起未来。

她前世爱吃,但从未想过做厨师,如今算是走上这一条路,那还是要从头开始好好学习。

所以就算有系统带来学习的机会,能制作出两道拿手菜,她自己还是需要把基本功练起来。

正所谓物无不堪?,惟在火候,善均五味,现在她靠制酱已经有打底调味能力,接下来就是锻炼火候,刀工,有了这三种打底“心法”,到时候只要食材新鲜,就算后面没有系统,不说把“家常菜”发扬光大,但招牌至少能守住。

还有就是经营问题,而今天营业额里一半是鱼头带来的,不说张叔支持,能卖出去两份就能证明这周边客群价值,还有重新开业后中午就来的炒饭客人,都说明“家常菜”地理位置佳,口碑好,定位也很准,夫妻两打得底子很好,让她再后续经营上省去了很大部分工作。

开餐饮店,她相信只要菜品味道好,店里卫生干净,服务管理得当,总会有未来的。

这或许也是八十年代开餐饮店的好处,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营销,也不需要什么“成本把控”,只要用心做味道,店就能赚钱。

只是晚上情况与如今这世道的生活习惯有关,经济是在发展,但牛马们还不需要上班到凌晨,几乎都在4、5点下班,这晚上自然更习惯回家吃。

记忆里,常父他们晚上客人也不算多,所以以后如果傍晚营业额要增加,要么需要有更多的招牌菜品能打出名堂,要么就要等这里附近夜晚营业店面多起来。

常嘉欣大概捋清楚了未来,抱着东西走起来脚步都很轻快,与旁边的常微微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第一份工作的常薇薇对今天的结果并没那么容易接受,原先明亮的眼睛都没了光彩,只要想到自己有些手忙脚乱的经历,还有面对突发客人束手无策的慌张,自然情绪就不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