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6第86章(2 / 2)

加入书签

蒋文清面容清瘦,气质儒雅,瞧着婢女打开佛跳墙的荷叶,深嗅了一口,陶醉地眯了眯眼。

谢端微笑道:“老师,怎么样,香味可还正宗?”

蒋文清这一辈子,除了做学问,最爱的就是吃,年纪越大,对吃也越挑剔。这种挑剔不在于吃食的贵贱,山珍海味也好,家常小菜也罢,只要滋味好,他都爱。

年轻时,他随老师到福州游学,吃过一次郑家老祖做的佛跳墙,至今难忘。

时隔三十几年,他再一次闻到了这个味。

不用他多言,看他怀念的神情,谢端就知这佛跳墙定然是正宗的。他挥手让婢女退下,亲手舀了一碗送到他跟前,“老师先尝尝,看味道如何。”

美食当前,蒋文清丝毫没有文人包袱,接过来先尝了一口汤,香得狭长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就是这个味!”

汤色清澈,味极鲜甜,又不失醇厚,滋味甚至比记忆中的还要好上许多。

他连喝了几口汤,稍稍过了瘾,才看向其它汤料。

像三十几年前第一次吃佛跳墙那样,他筷子第一个夹起的是颜色黄白,形似元宝,中间有一块圆形的柱肉凸起,边缘有一圈像杨梅软刺似的鲍鱼。

鲍鱼煨得刚刚好,软而不烂,牙齿轻轻一咬,肉就下来了,口感脆爽,浸满了汤汁,好吃得连舌头都要咽下去了。

一只鲍鱼下肚,蒋文清的食欲被彻底地勾起来了。

鱼翅柔嫩肥美,花胶软糯粘牙,海参筋道弹牙,鱼唇滑嫩,每一样都煨得恰到好处,就连那极不容易入味的鹌鹑蛋都吸足了汤汁,白色的蛋清变得微黄,吃一口,满是蛋香和汤的鲜美。

蒋文清吃得头也不抬,不一会儿功夫,一碗佛跳墙就吃得连汤水都不剩了。

他回味了一会,朗声问:“端哥儿,这佛跳墙何人所做?”这灶上功夫,比郑老祖的都要好一些,想那年郑老祖都花甲之年了,这厨子的年纪定然也不小了。

只是燕京何时出现了厨艺这般好的厨子?他为何未曾听闻?

想着,他夹起一筷子凉拌枸杞芽儿来吃,清清爽爽,苦中回甘,佛跳墙的浓厚一下子就被拂去了,只剩满嘴清香。

佛跳墙和枸杞芽儿搭在一起吃,他还是第一次尝试,却觉得意外的好。

这厨子应当深谙饮食之道!蒋文清心中想着,筷子却没停下来,一连吃了好几筷子枸杞芽儿。

瞧他吃得欢,谢端露出一抹自豪的笑容,“这人老师应当听说过。”

“哦?”蒋文清吃了一惊,狭长的眼睛看向谢端,思索起来,好一会儿才摇头道,“没有印象,按道理我不可能没有印象。”他向来记性好,几十年前的人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厨艺这般好的人,他不可能不记得。

谢端微微一笑:“她在国子监颇有盛名。”

蒋文清脑中忽然出现一间食铺的名字,是最近频繁听到的,他去了好几次,都因为去迟了,没有吃上。沈家食铺又在王宅隔壁,端哥儿认识两位掌柜也合理。

越想他就觉得越合理,当即试探道:“可是沈家食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