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灌汤包(2 / 2)
刘家铺面在兴乐坊杨柳巷,往北穿过几条街就是燕河夜市,位置极好。
有人不信鬼神志怪之事,见铺租便宜,动起了心思,找上刘三娘,说要开鲜花铺子。
这一次,店主没住铺子里,可是不知为何,放在店里的花木异常早衰,不到半月,赔了一大笔钱,闭店了。
刘家食铺有志怪作祟的传言被证实。
那段时日,街头巷尾全是刘家铺子的志怪如何嚣张,搞垮了一家又一家铺子的流言。
更有人自持命硬,觉得自己是高僧口中的有缘人,找上刘三娘,想低价买走铺子,被刘三娘骂成了筛子。
为了避免被一波又一波不要脸的人找上门,刘三娘狠一狠心,放话说铺子只租不卖。
此后,刘家铺子一度无人问津。
如今,刘家铺子竟然又被人租了去,开的竟还是食铺!
沈家食铺!方方正正的松木色牌匾,黑色大字,高挂在门口上方。
视线往下,门的右前方摆着一个蒸炉,炉上放着几摞高高叠起的小笼屉。
笼屉后站着一个身穿青色衣裙,腰间系着褐色围裙,头戴青色包髻,身材纤细,瓜子脸,下巴尖尖,皮肤近乎苍白,眉间笼着一股娇弱,我见犹怜的小娘子。
蒸炉往右是一张案板,上面摆着一盘肉馅和一大盘和好的面,还有两摞空笼屉。
案板后站着一个同样系围裙,带包髻,杏眼桃腮,明媚大气的小娘子。她麻利地从面盘中揪出一团面团,十指翻飞,眨眼间就捏出了一张中间稍厚,边缘薄,近乎透光的包子皮来。
众人顿时屏住了呼吸,生怕呼吸声太大,惊扰了她,她手一抖就把这般完美的包子皮弄破了。
她左手托着皮,右手挖起一大勺肉馅放到包子皮上。
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随着她手上的动作移动,见她放了这一么大一勺肉馅,有人忍不住问:“放这么多馅,还有啥赚头?”
沈春蕙爽利一笑,道:“有的赚,薄利多销。”说话间,她已经捏好了包子的花边。
包子口小肚子大,白白胖胖,矮墩墩的,瞧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李二郎咽了咽口水,想起他光顾着看热闹,还没吃早食,便问道:“小娘子,这包子怎么卖?”
沈春宜笑吟吟地道:“今天新店开业大酬宾,灌汤包原价十二文一笼,现在只需十文,有三个,大官人要不要来一笼尝尝?”
话音刚落,笼屉上白雾翻腾,一股淡淡的面香和肉香从笼屉里泄露出来。
李二郎鼻子灵,被这股香味勾的神魂颠倒,立即拍板道:“给我来一笼包……灌汤包。”
燕京的大小包子,他都吃过,但灌汤包,实在闻所未闻。
他又好奇地问道:“肉包子为何要叫灌汤包?可是小娘子家乡的叫法?”他听得出,两位小娘子是南方口音。
沈春宜拿开最上层的空笼屉,翻腾的白雾四散,夹着勾人的香气扑向众人。
有人惊道:“好生霸道的香气。”
沈春宜一面取下一笼灌汤包,一面道:“灌汤包不是寻常的肉包子,它是有汤汁的肉包子。里边的汤汁烫嘴,大官人吃的时候可要注意了,要先用筷子轻轻地夹起包子,咬破皮,把里边的汁水吸出来喝掉,再吃包子。”
“竟如此奇特。”李二郎惊奇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