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章(2 / 2)

加入书签

待家仆退下,他重新回身,走回屋内,动作沉稳地系着腰间佩玉。只是扣上玉钩那一瞬,“咔哒”一声轻响,扣子竟生生断裂,金丝翻翘。

他垂眸凝视指间断扣,良久,似笑非笑:

“呵……他倒真敢。”

门外传来沉稳的车马声。

须臾,最先进来的是京城又名的官媒张老夫人,张老夫人笑容慈祥,身后紧跟着沈晏??

他着一袭天青色锦袍,姿态清隽挺拔,步履间带着刻意压抑的紧张。他低垂眼睫,不发一言,指节却紧紧攥着,显出克制。

再后,沈尚书还有沈氏几位族老,及两名抬着礼盒的仆人,红绸覆面,庄重而肃然。

厅内早已陈设妥当。谢崇山见礼队至,起身相迎,彼此寒暄数句,分宾主落座。

张老夫人率先开口,声音圆润洪亮,透着满满喜意:“谢老爷、谢夫人,老身今日叨扰,是奉沈府之命,特来提亲。”

她目光落在沈晏身上,赞许地一笑,又转向谢家众人:“贵府千金谢昭,温婉淑慧,才貌出众,素有美名;沈家公子沈晏,年少有为,品性端方,自初识便倾心不已,念念不忘。沈府上下,皆视谢小姐为理想良配。”

她略顿一瞬,语气郑重几分:“今沈公子携家父族长,以雁为贽,愿求聘谢家嫡女,盼结两府良缘,缔一段白首之盟。”

言罢,沈晏起身,朝谢父母与谢执郑重一揖,神色恳切:“晚辈沈晏,倾慕昭昭姑娘已久,今日斗胆登门求亲,诚心求娶。晚辈在此立誓,此生定当敬之爱之,护之周全,绝不相负!”

他言语虽少,眼中却透出难以掩饰的慎重与郑重,似将整个心意都交付于这一拜之中。

肃静的堂内,忽闻一声清脆的“咔嚓”轻响。

谢执手中的茶盏,竟生生断作两截。

他神色如常地将残盏置于案上,垂眸理了理被茶水洇湿的袖口,淡声道:“这窑口的瓷器,愈发不经用了。”

无人接话。

气氛一时沉寂,沈尚书不动声色地望了眼谢执,眼怀探究。

林氏面上微讪,却见谢执神色自如,只得含笑接过话头:“家中器具确实该换新的了。”

沈尚书随即朗声笑道:“说来也巧,沈家近日恰得些景窑新器,改日命人送来几套,也算为小辈添份喜意。”

谢执微微颔首,不冷不淡:“有劳沈大人了。”

气氛又顺了回来,那点微澜仿若风过无痕。

仆人很快上前换好新的热茶,张老夫人又笑道:“今日沈府带了特制的玉雁,望与谢府结契同心,敬请纳之。”

谢崇山轻抚长须,望着厅中玉雁,微微颔首。

林氏亦含笑颔首,柔声道:“囡囡自幼顽皮,多蒙沈公子宽容,今得沈府看重,实乃小女之福。”

沈尚书拱手回礼,笑容温和:“令嫒天姿聪慧,温婉娴雅,晏儿若能求娶,乃三生之幸。沈家定不敢懈怠,愿倾尽诚意,百年好合。”

林氏微笑点头,转身看向谢崇山。

谢崇山略沉吟片刻,终是道:“此门亲事,老夫允了。”

此言一出,厅中气氛一松,张老夫人喜笑颜开,沈晏更是轻轻吐出一口气。

唯独谢执,始终只是垂着眸,面色淡淡,似乎未将这场议亲放在心上。

??

室内炉火正旺,谢昭披着雪白狐裘,靠坐在榻上,手中捧着话本子,目光却游离不定。

夏枝替她添了炭,又将小几上的桂花糕推近些,忍不住凑近她低声道:“小姐今儿不看书,也不作画,连糕也没吃几口,可是……心里有事?”

谢昭被她一问,耳根微红,抿唇不语。

“我瞧着,是心里有人罢。”夏枝笑嘻嘻地看她神色,“这一大早就在问今日府门动静,怕不是等着谁上门提亲?”

“夏枝!”谢昭低声喝她一声,指尖却轻轻绞紧了绣帕,绣帕边角被捻得皱起一角。

“奴婢可没说是谁呀。”夏枝睨她一眼,笑容越发灿烂,“是小姐自己心虚了。”

谢昭红着脸别过头,半晌才轻轻道:“是……来了吗?”

“正是呢。”夏枝压低声音,“今日府里一早就开始备着了,这人刚进府,咱们小姐这心就飘过去了。”

谢昭听她这话,更羞了,指尖猛地一紧,嗔怪道:“你再胡说,我就不理你了。”

“好好好,我不说。”夏枝凑近她耳边,小声道,“奴婢就只说一句,沈公子今日穿的是天青色袍子,比前儿去寺里那身还要好看。”

谢昭原本倚在榻上,这下愣住了,半晌,轻轻问:“你见着他了?”

夏枝看着她眼里藏不住的光,故意一笑,“奴婢可不敢多看,怕小姐罚我。”

谢昭脸更红了,抿唇垂下眼帘,许久才轻轻“嗯”了一声。

炉火劈啪轻响,窗外风雪依旧,少女心事藏于朱唇雪肌间,半是羞怯,半是欢喜。

她不知道,院外廊下,有人独立于彻骨寒风中,一颗心,正无声地寸寸碎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