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满嘴仁义道德,实则与遮羞布无异(2 / 2)
“怎么?郑老难道觉得赵某说的不对?方才还满脸赞同,这会儿竟变换得如此之快,当真令人措手不及。”赵之行捋着长髯道。
七皇子瞥了赵之行一眼,心中暗恨不已。
以往赵之行从不插手夺嫡之争,毕竟赵家出了两代太师。
堪称权势滔天,即便保持中立,等新皇登位,凭赵之行的本领,依旧能占据一席之地。
可自打司清嘉庶出的身份被拆穿后,赵之行便与太子走得越来越近。
其中难保没有司菀在牵线搭桥。
七皇子想不明白,同样是秦国公的女儿,就算生母不同,骨子里也都流淌着司家的血,姐妹俩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犹如天堑?
司菀是最好的贤内助,不仅精通农事,还将赵之行笼络到太子阵营之中。
而司清嘉呢?
除了生了副恶毒肚肠,满腹阴谋诡计外,什么都做不好。
七皇子心底涌起丝丝悔意。
要早知道司菀这般能耐,当初便是她面有伤疤,容貌尽毁,自己也该将她弄到手。
不似现在这般,丢了珍珠,还错把鱼目当宝贝,平白惹人耻笑。
赵太师等了许久,也没等到郑老的回答。
他微微一笑,冲着皇帝行礼,道:“陛下,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而言,阳县好似刀山火海,万万去不得。但太子却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奔赴险地救灾,谁将黎民放在心上,不言自明。”
郑老涨红着脸辩驳:“非是我不愿前往阳县,而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去了受灾的地界儿,只会给旁人添麻烦,因此才不宜前往,若换作年轻时,我绝无二话。”
这番话说的委实漂亮,借年老体衰,遮掩胆小如鼠的事实。
也算是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但赵之行却不打算放过郑老,说他心胸狭隘也好,说他不能容人也罢,反正今日不出了这口恶气,他心里实在是不痛快。
“若我没记错的话,郑老的儿子不是在工部任职吗?那孩子刚满二十,年龄与太子相差不大,又擅长水利,应当能瞧出琉河堤的问题,是最合适的人选。”
郑老急赤白脸,险些没昏厥过去。
他膝下有三个儿子,只有小儿子最争气,入朝为官,其余两子都是混不吝的东西,上不得台面。
若小儿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郑家岂不是断了代?
郑老颤巍巍阻止:“不能去。”
赵之行反问:“太子去得,为何你儿子去不得?难不成你郑家的骨血,竟比当朝储君还要矜贵,连一丝油皮儿都不能受损?”
感受到众人投注在自己身上的视线,郑老有口难言,懊悔不已。
要是早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他就不该听从七皇子的吩咐,当众贬低太子,非但未能成功,还险些将自己一大家子搭进去。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皇帝知道赵之行最有辩才,也懒得和他争执,冲着郑老道:
“下回让你儿子随太子一同赈灾,也能长长见识,免得似你一般,什么事都拎不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