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朝堂(1 / 2)

加入书签

回到凌薇苑,杨柯气鼓鼓地躺在榻上,盘算着以后如何该对付宇文泰。盘算来盘算去,只得出一个结论:每次碰见这人,准没好事。于是低声咒骂起宇文泰的祖宗十八代来,可还没骂到一半,便迷迷糊糊地睡去。

这一日,又要去尚书局执勤,杨柯才在凳子上坐下没多久,便被朱缨指派了个差事??运送文书,而目的地则是勤政殿??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和会见官员的地方。

杨柯跟着公公的指引来到主殿,“陛下正在书房里同各位爷商讨政务呢,大人且稍后片刻。”

“没事,我在这等着便是。”公公点头弓腰往后退了一截,也跟着她静静候着。

忽然肩上被人一拍,杨柯回头一看,“公孙大人!”

“嘘!”公孙瑶将手指放在嘴边,又轻挥手指示意跟她进去。

“你来送什么?”公孙用极低的声音问道。

杨柯将手里的文书递给公孙,耳朵却捕捉到不远处的书房内漏出些许说话的声响。

见杨柯的视线被那边吸引,公孙解释道:“这几日前线战事坏消息不断,陛下此刻着急得很。”

杨柯想到自己在奏疏上的所见,“是因为军粮么?”

“原来你知道。”公孙露出惊讶,下巴往书房的方向指了指,“要去听听吗?”

杨柯心里一喜,呆在此处不仅能暂时逃过尚书局的管辖,还能见到伯喻,自然冲着公孙忙不迭地点头。

公孙引她至毛毡旁,杨柯透过缝隙望去,皇帝正在御案前来回踱步,面前站着乌泱泱一排人,为首的便是宇文泰、宇文伯喻两位皇子,他们身旁立着的想来应是六部大臣了。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得众人脸上越发阴晴不定。皇帝沉重的脚步一下一下地踏在琉璃瓦嵌花砖上,踩得人心底发慌。

“泰儿,前线屡屡失利,你怎么看?”话音落下,殿内益发敛息,宇文泰乃镇国将军章满之侄,不知母系势力落难,皇帝迁怒,他会如何应对。杨柯心里正好奇着,却见宇文泰拱手道:“父皇,前线战事失利,儿臣痛心自责。身为宇文氏和章氏血脉,未能为国解难,深感愧疚。”

杨柯低声嘀咕道:“哼,倒挺会说场面话。”

这时吏部站出一人道:“陛下,前线战事连连失利,臣深思熟虑后,认为其根源或许并非在于军粮短缺,而在于人选之失。”

皇帝听了他的话挑了挑眉:“人选之失?”

田咏的目光探了探宇文泰,“正是。章老将军让章擎执掌将印,此举恐怕不妥。虽说虎父无犬子,但章擎年轻气盛,缺乏经验,战略失误在所难免。”

皇帝面不改色:“你也知道将领对战局的重要,那我问你,你吏部的责任是什么?”

杨柯看这人长了一双大圆眼,顶上却是个八字眉,平白多了些奸滑之相,正为其惋惜着,却听公孙在一旁道:“这是吏部左侍郎田咏,他跟着宫询讨得了不少好处,两年连升三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宫家的私生子。”

杨柯听了不免发笑,又问道:“宫询是谁?”

“吏部尚书,就是他了。”

公孙话音刚落,一个紫衣老头开口道:“吏部选贤举能,同意章擎的任用我们也有罪责。但是‘天高皇帝远’,要论西北的战况与军中将领的实力,难道身在京城的吏部比章满更了解?章满身为大将军,本应亲自督战,却将如此重任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实乃失职之举。若不严惩,何以正军法,何以振军心?”

公孙又低声解释道:“宫询意在将责任完全推给章满和章擎,借此打压章家势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