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谋划(2 / 2)

加入书签

纪宣是纪相最钟爱的孙子,纪相看着明朗的少年,眼中尽是宠溺。纪方平笑着起身,亲自扶起儿子。纪方平不喜摆严父架子,自打夫人去世后,方平未再续弦。在纪宣随他二叔出京赴任之前的几年,他做爹做妈,生怕纪宣因母丧郁结于心,父子感情极好,无话不说。

“翁翁和爹爹说什么呢,也说与孙儿听听。”纪宣在下首椅子上随意一坐,松弛而不失礼。

“为父正和你翁翁说,宏儿年前怕是不能回了??你二叔前几日倒来了信,七月上旬便可到京。”纪方平笑得慈爱,朝堂之事现在说与纪宣为时尚早,反而会分了学心。

大哥纪宏去年刚授了桐城县令,听得大哥不归,纪宣不免心中黯然,转而知晓二叔饶州通判任满,即将归京团聚,便多了几分安慰。

纪宣年幼失恃,自三岁时随二叔四处赴任。那时叔父也只二十出头,未有子嗣,叔婶待他如亲生子,感情甚笃。跟着叔婶那几年,他得见定州千里飞雪,苏州梅子黄时雨,杭州钱塘入海......何其自由快乐。纪宣自打回汴京入太学,与叔婶和二位堂妹多年未见,自是期盼不已。

“二郎那个玉璧,看着与往日不同。”纪相眼明,指着纪宣腰间问道。

他知道,二郎平日里宝贝得紧。

“翁翁好眼力,”纪宣解下络子,将玉璧捧与祖父,“也巧,那日我不幸摔坏了玉璧,幸得太学一同窗帮助,且他技艺不凡,修得甚妙,人倒也有趣。此番虽属意料之外,但因此结识几位新友,也算有所得。”

纪相和纪方平看了玉璧,心中满意。

纪相知晓孙子脾性。若非相投之人,断不愿与之多道一言。纪宣愿意交游新友,纪相乐意见得。

“太学中会修玉的少年?倒也少见。”纪方平在一旁叹道。

纪相抚摸玉璧断裂处,修玉者技艺还算精湛,少年人能把靠经验累积的工艺做到如此程度,定心思机巧。

自他致仕之后,心大多放在家族中,越觉返璞归真,也多了些孩子心性,乐的见孙儿开心。思及此处,纪相心中忽然涌上一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