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7章 腐坏的启示 做陶缸(1 / 2)

加入书签

几天过去,储藏洞深处那个石头缸安静如初。但凌渊心中那份期待并未减弱,反而随着时间推移,如同被反复捶打的陶泥,愈发凝实。这天清晨,他决定打开检查一下。

阳光尚未完全照亮储藏洞,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干货的微凉气息。凌渊走到角落,蹲下身,双手稳稳地握住那沉重的石盖边缘。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用力。

“咔” 一声轻微的摩擦声响起,石盖被掀开一条缝隙。

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强烈酸腐、隐约霉味和刺鼻氨水气息的气味猛地窜了出来。

这气味极其霸道,瞬间冲散了储藏洞原有的气息,呛得凌渊眉头紧锁,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他身后的阿璃也闻到了,立刻捂住了口鼻,担忧地问:“这,这是什么味道,好难闻”。

凌渊眼神锐利,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种意料之中的探究。他没有立刻盖回去,而是将石盖完全移开,让光线照进缸内。

缸内的情况触目惊心: 原本只是局部带霉斑的豆子,此刻表面覆盖了一层滑腻、污浊的、灰白带绿褐色的粘稠物,有的地方还鼓起恶心的气泡。

岩盐粗粒大部分已经溶解,浑浊的液体浸没了豆子,呈现出一种不祥的黄褐色。

浓烈的酸腐味和那股刺鼻的氨水味正是从这腐败的混合物中散发出来的,与记忆深处那浓郁诱人的“肉香”天差地别。

失败,而且是彻底的腐败变质。

凌渊的眼神沉静如水,没有失望,只有迅速的分析。他没有像阿璃那样避之不及,反而找来一根干净的小树枝,小心翼翼地拨弄了一下缸里的混合物,仔细观察粘稠物的状态和气味的变化。

“果然”他低语,声音带着一种科研者的冷静,“杂菌污染,过度腐败,产生了大量有机酸和胺类物质(氨气来源)”。

“凌渊,这太糟糕了,快盖上吧”阿璃忍不住催促,那气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凌渊点点头,重新盖上了沉重的石盖,但那股腐败的气味依然在洞内萦绕不去。他将这个失败的石头缸搬到了储藏洞外远离居住区的通风处,准备稍后彻底清理掉。

回到洞内,凌渊看着阿璃依旧心有余悸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笃定的微笑:“别担心,阿璃,这次失败,恰恰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判断”。

“证明”阿璃不解。

“首先,密封性太差”凌渊指着洞外那个石头缸的方向,“石盖和缸口缝缝隙,让空气(氧气)和外界杂菌可以自由出入。我们想要的那种特殊的、产生‘肉香’的发酵,很可能需要在严格厌氧(几乎没有氧气)的环境下才能进行。石头缸做不到这一点”。

“其次,环境控制不足。储藏洞虽然阴凉,但温度并不恒定,湿度也可能波动。石头缸本身笨重,无法隔绝外界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而那种理想的发酵,需要非常稳定的微环境”。

“最后,初始菌群失控”凌渊继续分析,“我们使用的豆子本身已经带有杂菌霉斑,在开放和条件不佳的环境下,有害杂菌迅速占据了绝对优势,疯狂繁殖,把豆子彻底分解腐败了,根本不给有益的、能产生风味的菌种机会”。

他的目光转向阴凉处静静摆放着的、已经完成修坯、呈现均匀浅土黄色的陶缸和盖子坯体,眼神变得灼热而坚定:“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它,一个能够真正实现密封、隔绝、稳定的容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