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皇后归宁(1 / 2)
初二,皇后、妃嫔若娘家在京,可获特许回府省亲,但需在日落前回宫。
但这一条基本是废的,因从未有过后妃归宁一说。
珠兰倒是对归宁没什么念想,赫舍里全族的数据都在系统里。
有葛布喇在宫外作为锚点,她可以随时针对京中任何一个族人甚至是仆役进行干涉,只是目前有资格进入她眼帘的族人不多。
内务府在手,向外传递信息也不需要寿春几个夜犯宫禁、来去自由了。
令人意外的是,皇帝祭祀回来,直入养心殿,居然劈头盖脸上来就问,“梓童可想归宁。”
彼时,珠兰正用银簪拨弄着算盘上的乌木珠子,盘算着开年以后给内务府衙门派活计,听说皇帝已经寻到了治水干将,年后便要出发。这等千秋万载的大事,若是不多掺和掺和,能量结晶到手就该少了。
忽然听见殿门帘环轻响??康熙带着一身祭天的柏叶香闯进来,明黄朝服下摆还沾着雪粒子。
算盘最末一档的珠子簌簌滑落,珠兰望着皇帝眼中不寻常的亮芒,她将银簪搁下,垂眸抚平袖口的缠枝莲纹,起身行礼。
皇帝扶住珠兰,急急问道:“梓童可还记得赫舍里府的石榴树?”
我也不能说我不记得啊,珠兰只好颔首微笑。怎么又有石榴的事儿,这也不是个季节。
康熙忽然解下明黄腰带扔给太监:“换常服。”
这么雷厉风行啊?珠兰正想着要掺和一脚治河之事,让翻云会动一动,预备等内务府上班给寿春传消息,这倒是能回家直接说了。
宫人捧来石青锦袍,他亲自为珠兰系上藕荷色披风,指尖擦过她耳垂时压低声音,“朕听说你父亲新得了块和田玉,去瞧上一瞧。”
想去就去,一堆理由,又花又玉的???
一辆青布帷幔的骡车碾过神武门积雪,车轱辘吱呀声混着赶车老把式梁九功的吆喝。
俩人谁都没想起来,永寿宫里还有赫舍里家的二格格呢。
塔娜:小狗真可爱,咱们带头花。
车辕两侧的铜铃铛随着颠簸轻响,珠兰掀开帷幔一角,却瞥见街角茶肆柱子后闪过索额图的藏青色披风??他正用眼神示意最后边的两名亲兵抄近道。
数个护军已抢先骡车半条街,其中一个护军正飞速接近赫舍里府大门。
康熙似有所觉,伸手将她鬓边发丝别到耳后,指尖擦过耳垂时低声道:“索额图早遣人骑快马报信了,原是要给岳父个惊喜。”
珠兰低头,“三叔也是职责所在罢了。”连岳父都叫上了,皇帝去赫舍里府总不是陪她回门这么简单。目前也就三藩、河工、漕运三件大事,有让皇帝走一遭的必要性。
康熙哼了一声,“也就你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指派朕的御前侍卫。”皇帝敢白龙鱼服,侍卫处可不敢丝毫怠慢。只是今日当值的,恰好是索额图。
珠兰微笑,“妾领着内务府,也是职责所在罢了。”叫索额图派人回府报信,确实是她安排的不假,这点不算僭越,当是正合皇帝心意。
若是到了赫舍里府上,想见的人躲了,可怎么办。
这般提前告诉了,便是出门了也得回来。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索额图还兼着内务府的差事。”康熙仿佛刚想起来,笑着与珠兰逗起闷子来,“不如叫他卸了这差事,专心做侍卫。”
“那他可得谢谢您,叫他少得罪点人了。”珠兰拿帕子捂着嘴,笑的肩膀不断耸动。
康熙见珠兰如此作答,居然叫自己没了话,只好摸着鼻子也往车外看。内务府的差事是肥差,可皇后去了以后,没叫赫舍里占便宜,光得罪人了。这便是忠心了!
此刻,他言语上虽然吃了瘪,心中却是甜蜜的。皇帝能想象的夫妻相处的极限,也就到这一步了。
见街对面茶肆里有个茶客握着茶碗的手势格外标准??虎口正对碗沿,那是御前侍卫练过的握刀姿势。再看车辕旁蹭过的挑夫,扁担两头的水桶晃得毫无水花,显然是常年负重练出的稳劲。康熙轻笑:“索额图倒会挑人。”
话音未落,前方巷口卖水的脚夫突然换了肩,扁担在肩头磕出三声响??这是侍卫处的暗码,三响代表“安全”。
珠兰望向赫舍里府方向,见影壁下的石狮子旁,本该蹲着晒太阳的老仆竟换成了个年轻伙计,腰间系的围裙下隐隐露出箭袖滚边。
赫舍里府的黑油漆门轴发出“吱呀”声,葛布喇穿着簇新的宝蓝色马褂冲出来,膝盖刚要弯就被康熙按住:“不必多礼。”
珠兰见这对早上还见面的君臣,仿若久别重逢,执手相看,情意绵绵,就差抱头痛哭了,居然有一瞬间的无语。
听见隔壁胡同传来轻微的马蹄声,料想是索额图亲自带了人在周边巡弋,却故意绕开主街,只让几个穿常服的亲兵散在茶肆、布庄里,装作闲聊的街坊。那些人腰间没佩刀,袖口却都缝着便于抽刀的活线,靴底还沾着与宫墙同色的红土。
大门开合,康熙与珠兰刚踏过门槛,就见门内光影里黑压压跪了一片,领头的索尼穿着石青色蟒袍,三眼花翎垂在雪地里,帽檐上的红缨子冻成了冰柱。
康熙与索尼自然是一番君臣相得,葛布喇后头陪笑。皇上如何就来了,他也不晓得,全当是走亲戚来了。等开了班,佟国纲那小子又该酸了。
珠兰扶起祖母与母亲,又向三婶微微颔首。这三位也巧了,都是佟佳氏。母亲一脸病容,被三婶全程搀扶着,仍是出了一身虚汗。
慈宁宫
鎏金熏笼煨着银丝炭,太皇太后将茶碗往紫檀炕几上一搁,釉面映出她鬓边东珠簪子的颤影。
夏笙垂手而立,素色比甲上还沾着雪粒子。
皇帝胡闹,皇后也跟着疯?赫舍里府的门槛是用金砖铺的?也值得当白龙鱼服出去逛!
太后见太皇太后脸色不好,连忙打圆场,“母后息怒,许是皇上念着皇后未归宁......”
话未说完,就见太皇太后面色转霁。母后,最近这般喜怒不定?
归宁?
太皇太后听闻帝后微服前往赫舍里府时原有些动气,只觉皇帝行事孟浪,皇后亦未加规劝。但旋即被政治敏锐性攫住心神??这绝非单纯的皇后归宁之举,其中必有朝堂事务的深层考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