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故事21(2 / 2)
年轻指挥官的判断是正确的。当防守部队的注意力被东侧的攀登行动吸引时,敌军主力突然从正面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敌军主力攻击开始!”前线传来紧急报告,“规模约两百人,火力强度比第一波高出一倍!”
这就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的厉害之处。科莫利用佯攻分散了防守方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发动真正的攻击。如果换成经验不足的指挥官,很可能会被这种战术打乱节奏。
但欣砌在译高的训练下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第二小队立即回防正面,东侧交给第四小队处理。集中优势兵力应对主要威胁。”
这个决策体现了欣砌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能力。面对敌军的分进合击,他没有慌乱,而是根据威胁的大小合理分配兵力。
正面战场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平原角族显然是下了血本,他们的攻击波浪接着波浪,几乎没有间断。虽然山地角族的装备优势明显,但在如此高强度的战斗中,弹药和能量的消耗也很快。
“弹药储备还剩60%。”后勤人员向欣砌报告物资情况,“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最多还能坚持两个小时。”
这是欣砌面临的第一个重大危机。如果弹药耗尽,即使装备再先进也发挥不出作用。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破解敌军攻势的方法。
“译高将军,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办?”年轻的指挥官向自己的导师请教。
但译高摇了摇头:“这是你的战斗,你必须自己做决定。我只能告诉你,有时候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这句话给了欣砌重要的启发。一味的防御只会让己方陷入被动,而且会持续消耗有限的资源。如果能够转守为攻,不仅可以缓解弹药压力,还能够重新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准备反击。”欣砌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趁敌军攻击间隙,我们主动出击。”
这个决策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按照常理,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应该坚持防御,主动进攻风险很大。但欣砌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他发现了敌军攻击中的一个致命弱点。
“敌军的攻击虽然猛烈,但缺乏协调性。”欣砌向部下解释自己的战术思考,“他们的各个攻击单位之间存在配合缺陷,如果我们能够找准时机插入其中,就能够分割他们的力量。”
这种战术眼光是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培养出来的。译高暗自赞叹欣砌的进步速度,年轻人已经开始具备一个优秀指挥官的潜质。
“第二、第三小队准备突击。”欣砌开始部署反击行动,“目标是敌军攻击队形的接合部,我们要像楔子一样插进去,分割敌军。”
反击的时机选择至关重要。欣砌仔细观察着敌军的攻击节奏,寻找最佳的出击时间点。当敌军第三波攻击刚刚结束,正在重新组织第四波攻击时,他果断下达了反击命令。
“全军出击!”
山地角族的机甲如同钢铁洪流般冲下山坡,强大的推进器在地面上掀起滚滚尘土。聚能场装置为机甲提供了充沛的能量,让它们在冲击中展现出惊人的速度和力量。
“突破成功!”前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成功分割了敌军,他们的阵型开始混乱!”
反击的效果超出了预期。平原角族显然没有料到防守方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他们的应对显得有些慌乱。更重要的是,山地角族机甲的优异性能在这种近距离战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继续扩大突破口!”欣砌抓住战机,继续推进攻势,“第一小队从右翼包抄,第四小队断其退路。”
战场形势在瞬间发生了逆转。原本处于攻势的平原角族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被包围的困境,而且他们的装备劣势在这种混战中被进一步放大。
“报告指挥官,敌军开始大规模撤退!”侦察兵兴奋地汇报,“他们丢弃了大量装备,正在向山下溃逃!”
但欣砌并没有因为暂时的胜利而冲昏头脑。译高教给他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穷寇莫追。过度追击不仅会分散自己的力量,还可能中了敌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停止追击,巩固阵地。”欣砌下达了理智的命令,“收拢部队,清点战果。”
这个决策再次显示了年轻指挥官的成熟。在胜利面前保持冷静是一个优秀军事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而欣砌已经开始具备这种素质。
战斗结束后的统计结果令人满意。山地角族不仅成功守住了龙鸣岭,还重创了平原角族的第七军团。敌军损失机甲八十多台,人员伤亡超过一半,而己方的损失很少。
“这是一场漂亮的胜仗。”译高在战后总结会议上对欣砌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你展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官应有的素质:冷静的判断、果断的决策、灵活的战术和适度的克制。”
但译高也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战斗初期,你对弹药消耗的控制还不够精确。优秀的指挥官必须时刻关注后勤状况,确保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欣砌虚心接受了导师的指导:“我确实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战斗的激烈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导致对资源消耗的估算出现偏差。”
“经验是积累出来的。”译高拍了拍欣砌的肩膀,“这次战斗已经为你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龙鸣岭之战的胜利在山地角族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族长欣昌对儿子的表现感到由衷的自豪,他在全族大会上公开表扬了欣砌的指挥才能。
确实,平原角族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他们的战略目标。情报显示,他们正在调集更多的军队,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而欣砌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译高开始对欣砌进行更高层次的指挥训练。不再是简单的战术演练,而是涉及战略规划、多兵种协调、后勤保障等复合性的指挥技能。
“大规模作战不同于小规模战斗。”译高在训练中向欣砌传授经验,“你需要学会委托和信任,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善于利用手下的才能。”
欣砌在新的训练中表现出了更强的学习能力。经过实战的洗礼,他对战争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指挥艺术的掌握也更加娴熟。
欣砌对译高的栽培表示感谢:“没有您的悉心指导,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指挥官的成长永无止境。”译高语重心长地说道,“战争的形态在不断变化,技术在不断进步,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保持学习的心态。”
确实,随着各族技术的发展,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武器、新的战术、新的作战理念层出不穷。欣砌虽然已经成为合格的指挥官,但仍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完善自己。
后来,族长欣昌正式任命欣砌为山地角族的副指挥官。这个任命得到了全族战士的支持,因为欣砌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松懈。”欣砌在就职仪式上表示,“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但新的挑战已经在等待着他。情报显示,除了平原角族之外,还有其他势力正在暗中活动。那个神秘的掠夺者联盟似乎并没有因为在地穴族的失败而收敛,他们正在策划更大的阴谋。
随着职责的扩大,欣砌需要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除了军事指挥之外,他还需要了解政治、经济、外交、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是全才。”欣昌在私下里对儿子说道,“虽然你在军事方面已经表现出色,但还需要在其他方面继续提升。”
欣砌深知父亲和导师的期望。作为族长的继承人,他将来需要承担起领导整个族群的重任。这不仅需要出色的军事才能,更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准备未来的挑战,欣砌开始参与族群事务的管理。从资源调配到外交谈判,从技术发展到文化建设,他都要有所了解和参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