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释怀(1 / 2)

加入书签

沈明月听完心中咯噔一下,她不想心事被人知道,立即否认道:“不是,没有。”

她虽回答得干脆,朱文却不相信,低头浅笑一下,“你我也算旧识,我奉劝你一句,最好不要对大殿下动什么心思。”

“大殿下是天潢贵胄、人中龙凤,自然是要世家贵女来匹配,而且我还打探到,圣上已为殿下定下婚约,待殿下归京后便成婚。

沈明月听着心中有些发涩,像是旧友有了新知交一般,可天下哪儿有不散的筵席,若不是为了这场战事,她与顾洲早该是陌路人。

她装作不在乎,故作轻松地说道:“你还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些跟你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不过,你倒是会审时度势,以前还说大殿下骄奢淫逸,今日就改口人中龙凤了。”

朱文慌忙四下看看,小声道:“诶呀呀,小声些,以前那都是传闻,传闻怎能当真?怎可当真!你这人怎么不知好歹,我这不是替你担心么!”

“替我担心?用不着!”沈明月带着些鄙夷的神色看了他一眼,本想再补一句:你还是想想你如何往上爬吧。

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之后快步向前想甩掉他。

“还有一事,援军今日到了。”

朱文轻飘飘的一句话,足以让沈明月停下脚步。

“真的?”她自认为不动声色,可却压不住内心无端生出来的喜悦。。

“我骗你作甚,董弋将军前日与大殿下会合,与北蛮一战大获全胜,不日便可回师,这不,捷报刚到我就来告诉你,你却是这个态度,真是让我寒心呀!”

“捷报在哪里?”沈明月有些迫不及待,想亲自看看这好消息。

“在陈将军那里。”

“我去看看。”沈明月说完,朝着下城墙的台阶走去,脚下的步调都变得轻快起来。

朱文看着她雀跃的背影,心中有些发沉,皱着眉叹息一声:沈明月,希望你好自为之。

但最终,沈明月并没有看到战报,陈长生以战报为军机的借口拒绝了她。

而且以后几日,城中一切渐渐回到正轨,城防由陈长生手下掌控,义军也都闲下来,而她自己,也明显感觉到被边缘化。

她的住处,虽然在府衙侧院,不是出入必经之地,但也会经常有人活动,这点让她感到很不自在,便去找陈长生提出异议。

陈长生却态度傲慢:“沈长史,这府衙本就是办公之地,能让你暂住已是看在大殿下的面上,就不要挑三拣四了。”

这让沈明月很是窝火,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接连地受挫,深深打击了她的自尊和自信,回忆着这几日的事,不论是韩成还是肖广林,不论是背地里还是明面上,所有人都觉得义军应该解散。

而陈长生更是直白地告诉她义军必须解散,而且似乎最好是现在,在顾洲回来之前,否则所有人都要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她深知自己是在坚持一件熟知的事情,但熟知并非真知,就现在这个社会之后的发展而言,义军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那么它还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吗?

显然,存在下去的弊大于利。

两拨力量在她心中斗争,使得她烦躁不安,伸手想倒水喝,却不慎打湿了桌上的《道德经》,她赶紧拿起来擦干,只见打开的一页上写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她没有打开下一页,也知道后面写的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一定有我”,这场行动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这就是成功,那么义军也该退场了,她自己也该退场了。

合上书册,沈明月最终说服了自己。

于是她开始着手收拾东西,计划着等午后去告诉肖广林这个决定,等大军回来,她也该离开了。

想起大军,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顾洲,她答应过他要给他庆功,那也许会是最后的见面了,而她也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当作她的贺礼。

在这里并没有多少东西需要收拾,她所拥有的只是一些书、一把匕首和一盒药膏,将书打包,其它东西装到了身上。

吃过午饭,她便去找肖广林,却被告知肖百夫长去了城外大营,于是她又来到大营中,一番通报等待,终于见到了他和韩成。

“韩将军,好久不见了。”沈明月拱手为礼。

“什么好久,十天而已。”韩成大大咧咧地回答。

原来只过了这么短的时间,沈明月不好意一笑,看来是自己觉得日子过得太慢了。

接着又听韩成问道:“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