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纠结(1 / 2)

加入书签

当众被人这样污蔑,沈明月又羞又恼,腾得脸色迅速蹿红,眸中流露出愤怒。

还未等她发作,只听“啊??”的一声惨叫,那军士被掀倒在地,原来老刘对着他的脸就是一拳,还愤恨地斥责道:“我让你胡说八道!”

肖广林也命令道:“把他嘴堵上,绑了送到兴城军那里去。”

立即有和老刘一起的人上前去捉军士,军士大喝道:“谁敢动我!有你们好看的。”

此时一个妇人闻声赶到,从沈明月怀中接过孩子,为孩子擦着泪安抚道:“坏人走了,不怕了!”

“阿娘,那个人抢我的饼……”小女孩见到了亲人,抹着泪告状。

孩子的母亲也抹起泪来:“没事,就当丢了。”

之后转向沈明月谢道:“多谢这位姑娘,多谢大家伙了,孩子没爹了,我们惹不起军爷,给大家伙添麻烦了……”说完抱着孩子离开。

几句话使周遭的人明白了实情和缘由,觉得孤儿寡母更加可怜,纷纷想要去讨个公道回来。

沈明月知道这么小的事就引发这么大的冲突,是矛盾激化的表现,有必要去找陈长生去谈一谈,于是她走到中间,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安听我说两句,我们虽然夺回了城池,但危机并没有解除,敌人还在进攻,我们作为后备军,要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也要做好后方保障工作,让前线的将士无后顾之忧!”

“希望大家能紧张起来,不要松懈,认真对待现状,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命令。这次的事的确是陈将军治兵不严引起的,放心,我自会去讨回公道。”

她说完给了肖长林使了个眼色。

肖长林意会,“散了散了,大家都去忙吧。”之后拉住老刘,“走,去讨公道。”

二人与沈明月来到府衙,陈长生在正堂内喝着茶,朱文在一侧侍立,似乎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等他们到来。

的确,自沈明月要到府衙来,便早早有人向他通报了此事,他知道躲不过了,正好趁此机会给义军一个下马威。

见人来了,陈长生不紧不慢地咽下茶水,端着茶杯慢悠悠地说道:“来得正好,正要派人去传唤你们,你们倒是有自知之明自己来了,说说吧,为什么打人?”

竟然被倒打一耙,老刘一听就急了,粗着嗓子辩解道:“是你军中的人抢孩子的饼子,我跟他理论,是他先动手的。”

陈长生连眼皮都未抬:“有什么证据是我帐下的军士抢了饼?”

“我亲眼看见的,孩子也承认了。”

“你是当事人,不算证人,那小孩子的话也能信?”陈长生抬头,厉色反问:“我军中将士还缺一张饼子吗?犯得着去抢?”

老刘再也耐不住性子,怒骂道:“呸!狗官!你是说我胡扯?你可真是隔山买牛??不知黑白,连审都不审就怪我老刘,别以为你爷爷我是好惹的?”

这话刚落地,只听“咣当”一声,是茶杯重重落在桌上的声音,陈长生黑着脸呵斥道:“大胆!公堂之上,岂容你大呼小叫的?”

老刘却是不怕,撸起袖子握紧拳头就要上前动手,肖广林赶紧使劲往回拉了老刘一下,他明白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饼子的问题了。

沈明月也上前也挡在老刘前面,说道:“陈将军,”沈明月说道:“你是军中人有错在先,你如此包庇,只怕会有事公允,难以服众。”

“有什么不能服众的?事情尚未查清真相,沈长史就带人来兴师问罪,就不算是偏袒自己人吗?再者,将士们出生入死,就是吃了饼子又怎样,难道不配吗?”

“你……”沈明月有些愤怒,“这是什么态度?你军中还有没有纪律?你若不信,咱们就叫来当事人和证人一起堂审。”

眼见气氛剑拔弩张,朱文拉着长音开口道:“沈长史,稍安勿躁!何必这样兴师动众呢,大家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也要给彼此留点颜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