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8章 潼关失守(2 / 2)
“我哪里是害怕安禄山,吐蕃的大军我都没有害怕过,岂能害怕他安禄山?这不是笑话吗?”哥舒翰赶紧说,“我是怕中了崔乾佑的奸计。陛下,你想想看,那个安禄山为了**,准备了多久,现在好不容易把战线推进到潼关,距离长安就差最后一步,他会选择撤军吗?这不是功亏一篑吗?所以,有关陕州只有五千羸弱残兵的说法,绝对是骗人的,安禄山一定让崔乾佑把精兵隐藏起来了,陛下千万不可相信。”哥舒翰谏言道。
李隆基听了依旧不死心,“这是收复东京的好机会,如果真如传闻所言,岂不是白白错过了天赐良机?”
“叛军从范阳长途奔袭主要利用了骑兵的快速机动性,想要速战速决。我军坚守潼关,贵在持久。只要坚持下去,叛军必定缺乏粮草而引发内乱。届时,我们乘机进攻,一定能大获全胜。
就连郭子仪和李光弼也认为,应该固守潼关,先进攻范阳,捣毁叛军老巢,俘获叛军父母妻子作为要挟,然后招降,引诱其内部溃败。
听了哥舒翰的分析,听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建议,李隆基虽然减少了冲动,情绪有所平复,但是,依旧心心念念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时不时地把话题拉出来絮叨一遍。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让杨国忠听去了,立刻说,哥舒翰这是拥兵自重,陛下,你可千万别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哥舒翰一人身上,小心安禄山的情况再次发生在哥舒翰身上。
李隆基一听,有道理。安禄山**的事情,就让这小子言中了,难不成哥舒翰也真会这么干!别的不敢说,就说他诱杀户部尚书安思顺这事,就不是好苗头。
安思顺是谁,朝廷三品大员,你竟敢为了私人恩怨,将他诱骗到潼关,胡乱安个罪名,逼迫着朕把他给杀了。如果你真的临阵倒戈,跟安禄山沆瀣一气,我还真的没辙。
如此一想,李隆基越想越害怕,就不停地派人过去催促哥舒翰出关攻打崔乾佑。
哥舒翰实在没辙了,不得不拖着病体,生无可恋地望着天空中漂浮的那片乌云,开关出击攻打崔乾佑。这一下,正中崔乾佑的下怀。
时值盛夏,酷暑难耐,东风徐徐,唐军被迫出关,垂头丧气地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路线拉得很长,东风将唐军的须发撩起很高。
崔乾佑据险列阵,背后是万丈绝壁,面前是深邃湍急的河流,将士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狭窄的山路上,等待哥舒翰的到来。
当哥舒翰的大军抵达时,崔乾佑立刻命令将士隐藏在山路两边的树林中,专门给唐军腾出道路。
哥舒翰把二十万大军分为三部分:王思礼为前锋,带领五万精兵,打头炮;庞忠带领十二万大军在后面尾随;哥舒翰亲自带领三万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