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158章 潼关失守(1 / 2)

加入书签

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底起兵后,叛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迅速占领了河北道和河南道大片土地,看上去威猛无比。

但是,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在洛阳登基称帝后,叛军已经失去了锐气。可谓,**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最先举起义旗的颜杲卿和袁履谦,他俩被史思明打败后,河北道短暂被叛军控制,没多久,郭子仪和李光弼再次入场,以常山为根据地,跟史思明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战斗,死死地拖住了史思明的大军,最后还把史思明赶出了赵郡,畏缩在博陵不敢露头。

河南道是安禄山严格控制的地盘,但是近在咫尺的雍丘,硬像一颗钉子,被张巡死死地钉在那里。令狐潮带领大军攻打了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数百场,强攻和招降都用了,数万大军硬是打不下张巡的三千将士,最后在无奈撤退时还被张巡迅速出击,俘获了数千人。实实在在羞辱了一把。

大河南北的战争形势逐渐在向着李唐方面倾斜,与此同时,驻守陕郡的崔乾佑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想要攻破哥舒翰二十万大军防守的潼关,简直是登天。安禄山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南边,但叛军南下的脚步也被阻挡在了叶县城。

这次立下大功的是谁?跟河北道的猛将李光弼一样,也来自河北道,幽州人鲁炅。

鲁炅门荫入仕,起步于左羽林卫长,跟随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破石堡城,收复河曲地区,立下大功,升迁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安禄山起兵后,直接被李唐委任为邓州刺史、南阳太守、南阳节度使,兼任南阳守捉使和防御使,统领岭南道、黔中道和山南东道共计五万唐军,驻扎在叶县北,阻挡叛军南下南襄盆地的脚步。

鲁炅在?水南面修筑营寨,四面开挖壕沟,等待叛军的到来。

表面上,封常清从洛阳落败而逃,高仙芝主动撤退,叛军捡了个大便宜,一下子从洛阳迅速将战线向西推进到了陕郡,足足前进了几百里,但实际上,高仙芝这是避其锋芒的战略退缩,目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固守潼关。崔乾佑望着固若金汤的潼关,急的像热锅上蚂蚁,无计可施。

奈何封常清和高仙芝遇到了小人边令诚,索贿不成,竟然诬告封常清妖言惑众扰乱军心,诬告高仙芝畏敌怯战丢失陕郡数百里大唐疆土。李隆基求胜心切不辨是非,在不听两人辩解的情况,直接斩杀了两员大将,自毁城墙,让崔乾佑看到了希望。

他开始散播谣言说,河北河南战事吃紧,大燕朝的军队已经被安禄山抽调到河北道,潼关只剩下四五千老弱病残的队伍。为了配合谣言宣传,他还故意让这些残兵败将时不时地在外面露脸,引诱唐军主动出关。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他急不可耐地催促哥舒翰出兵,收复东京。

哥舒翰向朝廷解释,这是崔乾佑的奸计,他一直无法攻占潼关,故意引诱我们出关的。

李隆基求胜心切,并用河北李光弼的例子来刺激哥舒翰说,“你瞧瞧人家李光弼,主动出井陉,不仅收复了常山,而且还光复了河北道大片土地,鼓舞了士气,切断了范阳与洛阳的联系,嘉山大捷,斩首叛军四五万,差点儿俘获了史思明,吓得他畏缩在博陵不敢露头。充分说明了叛军也没有你们所宣扬的那么强大,封常清是被安禄山吓破了胆,才会胡说八道,你不要相信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