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121章 探究败因(2 / 2)

加入书签

当李史鱼向封常清问及高仙芝征讨石国的经过时,封常清就拿最近征讨大勃律国的事情举例说明,“李御史久在中土,对安西的情况不了解,这里小国林立,时而归附,时而反叛,常有的事。小国夹在大唐、吐蕃、突厥和大食之间,或者受到威胁,或者得到恩惠,随时反叛大唐。石国小国寡民,也是如此。”

“石国背叛大唐?”李史鱼问。

“尚无。”封常清如实回答,“不过,受到大食的影响,已经产生了忤逆之心。原本在岁末总是要向大唐敬献贺礼祝贺大唐新年的到来。可是,直到腊月将去,一直未见贺礼。这难道是一个藩属国应该有的礼节吗?”

“的确反常。”李史鱼肯定道,“可以派人过去问一下,也许石国人忘了。”

“笑话!”封常清嘴角浮出一抹笑容,“小国畏威不怀德,李御史估计不知。要知道,石国过去从未忘记,每年岁末,总要提前在冬月底大雪封路前,将贺礼送达。当时,已近年底,石国方向始终没有动静,也没有派人过来说明情况,这正常吗?”

“即是如此,也应该先去信指责其不义,如果石国人认识到错误,随即改正,我们就不用兴师动众去打击。”李史鱼振振有词。

“还是那句话,小国畏威不怀德。他之所以敢这样做,摆明了已经获得了新的靠山,不惧怕大唐的安西军。指望着去一封信能够让石国人回心转意,简直是天方夜谭。”封常清很想驳斥李史鱼,但是,忍了忍,放缓了语气。

“就算石国违反蕃属礼仪,也不用灭其国俘获其王和王后呀!”李史鱼还是觉得高仙芝有些过了。

“安西军对待怀有二心的蕃属国,历来是灭其国,俘获其中的罪魁祸首。石国之所以如此,内部没有发生政变,分明就是王和王后的主意,自然要俘获石国国王和王后,让其承担背叛的罪责。否则,其他小国也会愤愤效法。高将军是不得不为之。”封常清对曰。

“此等杀鸡骇猴之法,如能凑效,则大唐边境永无战事也。”李史鱼愤而言之。

“事实上,对付小国,还必须用这招。”封常清举例说明,“就拿我们这次歼灭大勃律国的事情来说,为何大勃律国会在吐蕃的拉拢下突然反叛,难道吐蕃人过去没有对大勃律国进行拉拢吗?显然不可能。那问题来了,为何这次吐蕃拉拢大勃律国,就凑效哩?原因无他,只因大唐安西军在怛罗斯败给了大食帝国,安西军受损严重,大勃律国趁着安西军虚弱意图摆脱大唐的控制,所以才有这次的背叛。”

“你们问过大勃律国了没有?”李史鱼忙问。

“没有。跟上次灭石国一样,直接出动大军过去攻打。只有我们歼灭了大勃律国,周围其他国家看到大唐安西军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虚弱,自然也就不敢首鼠两端了。”封常清分析道,“只不过,这次大勃律国背后的吐蕃畏惧大唐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而大食帝国则不同,他们从未与大唐交过手,而且拥有数倍于大唐的兵力,相信一定可以轻易击败大唐安西军,所以,才有了那场怛罗斯之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