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章 东大海军的航母项目(1 / 2)

加入书签

黑海北岸尼古拉耶夫市,这里有着全苏联最大的造船厂黑海造船厂,又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1982年春节刚过,该造船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李干以军用机械设备技术进出口办公室主任的身份,率领二十几名技术人员前来对黑海造船厂进行考察。

因为粮食换技术计划,莫斯科高层放宽了两国之间的其他领域合作,基辅这边便能大胆和东大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交流了。

本来,东大和乌克兰之间是保持着良好关系的。

不单是乌克兰,即便在与苏联关系冰封时期,东大都与东欧的几个华约国家保持着良好关系,彼此之间的交流从来没有断过。

随行人员里有好几个人是海军的,都是技术类的年轻干部。

可见,这次考察是务实的技术考察,大家的级别都不高。

级别最高的就是李干,副师级。

不过,黑海造船厂派出的接待规格可就高了,厂长马卡洛夫亲自出来接待、陪同。

黑海造船厂已经处于辉煌的末期了,作为厂长,马卡洛夫已经发现了整个联盟在走下坡路的端倪。

从莫斯科过来的拨款出现了拖延的情况,这是非常不好的苗头。

马卡洛夫对与东大的南港造船厂开展国际合作极为重视,他敏锐地发现,光是靠财政拨款造军用船舶很难持久。

船厂必须要具备国际一流的民用船舶建造能力,而在这一点上,南港造船厂很有优势,因为背靠东大这个规模超大的市场。

李干想要黑海造船厂的航母建造技术,马卡洛夫希望能够与南港造船厂合作建造大型民用船舶。

各有所需的情况下,双方谈得很好,李干他们的技术考察进行得很顺利。

在1号船坞里,李干看到了正在建造的1143.5型航母的首舰??库兹涅佐夫号常规动力航母。

这是苏联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不再是莫斯科级那种大型载机巡洋舰了。

苏联人的思路确定后,他们的做法非常的明确。

先造一型常规动力的、满载排水量7万吨左右的航母,拥有斜角甲板,采取滑跃起飞模式。

在积累了经验后,建造满载排水量在8万吨以上的核动力航母

,全平甲板以及蒸汽弹射起飞模式。

可以说,前面走了一段弯路后,尤其是1962年古巴**危机之后,苏联人意识到,要想和美国人在海洋上争霸,必须要发展全通甲板、蒸汽弹射起飞的大型核动力航母。

然而,苏联人已经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大型核动力航母被建造出来了。

在这个时空里,库舰的建造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年,此时在船坞里,已经完成了舰体的基本建造了。

马卡洛夫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那样,自豪地说,“我们这一型航母能够搭载50架飞机,包括一个团的舰载战斗机。配套的苏-33舰载战斗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了。

“尽管排水量没有美国人的核动力航母的大,载机数量也相对较少一些,但是,这只是第一步。

“未来,我们计划用10年的时间,建造出大型核动力航母,载机数量达到70架以上,与美国人的企业号对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