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30(1 / 2)

加入书签

30、

晨光熹微,淡金色的阳光穿过明月殿庭院中新抽了嫩芽的柳条,将前几日残留的最后一丝寒意也驱散了去。空气清冽,带着早春独有的微湿草木气息。

他这一日起了个大早,让人将一张宽大的旧梨木方桌搬到了庭院一角的避风向阳处。桌面上铺着一张平整的桑皮纸,旁边则整齐地摆放着一应俱全的丹青用具。

范公果然神通广大,不过一日多的功夫,便不知从何处搜罗来了这些宝贝。不仅有上好的松烟墨、大小兼备的羊毫、狼毫以及勾线笔,更难得的是几样天然矿石颜料??石青沉稳,石绿明润,赭石温厚,雄黄则带着暖意,还有一小罐据说是西域传来的胭脂虫所制的胭脂红,色泽极为纯正。虽算不上品类繁多,但对他眼下要描绘的图卷而言,已是绰绰有余。

宋瑜微今日穿着一身素净的青灰色常服,宽大的衣袖被他用布带松松地在肘弯处束起,露出一截皓白的手腕。他微微俯身,右手执笔,左手则轻轻压着纸缘。

他拿起桌边的小碟,用笔杆小心地从那罐胭脂红中挑出一点,兑上清水,细细研磨开来。那抹鲜亮的红色,在素白的瓷碟中漾开,如同晨曦中初绽的朝霞,也像他此刻心中悄然升起的一点微光。

他要画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物象,而是一幅连贯的叙事长卷??就以北方最常见的麦作为引,从一粒麦种的播撒,历经寒来暑往,直至碾磨成粉、化为餐桌上的面食,滋养一方百姓。

深吸一口气,他凝神屏息,换了一支笔锋略硬的狼毫,先以干墨勾勒出秋日里北方旱田的景象:晨雾之中,几头耕牛奋力拉着犁铧,翻开赭石色的沃土,农人布衣芒鞋,跟在犁后撒下麦种,脸上带着对来年收成的期盼。他特意在远景处添了几笔疏淡的远山,和几株叶已泛黄的白杨,展现一派北国秋景。

画卷徐徐展开,时序也随之流转。

紧接着便是冬小麦的越冬。他用极淡的石青晕染出冬日清冽的天空,田野间覆盖着薄薄的残雪,而那倔强的麦苗,便是在这霜雪之下,积蓄着破土的力量,一抹新绿点缀其间,尤显生机。左臂的旧伤到底未全愈,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或是需要稍稍用力按压纸张时,仍会传来隐隐的牵扯与酸痛。他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轻轻活动一下左肩,或是换个更省力的姿势。但他眼神中的专注丝毫未减。

春回大地,便是麦苗返青拔节。他以石绿和藤黄调和,绘出春日里一望无垠的翠绿麦田,麦苗在春风中摇曳,生机勃勃。农人荷锄行走在田埂上,查看墒情,或许还在田边修整着引水的小渠。

画卷继续向前延伸,便是初夏时节,小麦抽穗扬花。他细细勾勒出麦穗的形态,用极淡的胭脂红和白粉点染出麦花,风过处,似有无形的麦香浮动画间。此时,在麦田一角,数十只羽翼未丰的雏鸭,在农人的引导下,正欢快地啄食着田间的蝗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