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祭神?伍(2 / 2)

加入书签

泽布珍从过往回忆中抽离,给珠玉擦着眼泪,轻轻抚着她的脸颊,认真道:“她还说和你会再有一面的缘分呢,你会再见到她的。”

她的指腹粗糙温暖,珠玉伏在她的怀里,闷着声音问:“妈妈她骗我。她已经走了,我如何能同她再见呢?”

泽布珍将她环在怀里,小时候哄她睡觉那样一下下地拍着后背:“天桑从不对我讲假话。不怕,白石神会指引她归山。”

***

族里有位老人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那里,远远看去,安详地就像睡着了一样。

身体已经被柏枝水擦拭过,有着一股草木的气味,手里攥着铜钱、白石碎和香草,额前用白灰压印。

释比穿着青布长袍,头戴白羊角饰,腰间系了铜铃,正和他手里的羊骨杖上的铜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羌文珠玉并不全懂,只知道那是“安魂词”,待到咏诵完毕,释比端起一个木碟,两指蘸了些白灰,抹在人的双耳后。

据说这样就能让魂听得到亲人的哭声,亦能封住阴气的入口。

白灰便是山石化土,可净邪,也可接引灵魂。

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在神的指引下,最终将重归自然。

所以泽布珍虽然悲伤,也不会过分追忆。她坚信,天桑的魂魄,已经回到了孕育出她的最初的家乡。

及至黄昏,便到了送灵的时候。释比将白灰挥洒在地,路上铺着青松枝,有人在前面持香引路,也有人敲锣驱邪。

此为灵路,为亡者引路之用。

珠玉不是本族人,原本是不许跟着的,但她小时在这里长大,不少长者都认得,再加上她铁了心地要来,最终还是单为她破了这规矩。

此时她跟在队伍的最尾端,默默地跟着走。

落葬前需要祭神。

白石神坛位于一处高地,周遭由石堆垒成,中心一块洁白的半人高的大石,周围插了香棒和青松枝,还挂有风铃与经幡。

傍晚的风从山口吹下来,释比舞动铃杖,开始跳起送路舞,模仿灵魂过山涉水的旅程,好让那位老人的灵魂免于迷失和游荡。

他念起,“白石引魂,山神启门;白石归山,山魂启路;祖灵现形,带魂归山。”

珠玉一言不发地看着渐燃的柏枝,仿佛透过这么多年能看到妈妈的灵魂,穿过山路,回到那一切起始的祖地去。

***

此时被安置在泽布珍家不允许同去的三个人,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也不能出门,只能老实听着远远近近传来的羊皮鼓声。

等到天都黑透了,珠玉和泽布珍才一前一后地回来,两人都神色疲惫极了,手上还拎着饭菜。

有丧事的主家是不能动手的,动火会断亡者魂气,所以常由寨子里的邻里亲友帮忙。

她俩才忙完回来,给家中蹲守的仨人带口粮回来了。

风辛金实在是饿得惨了,吃的那叫一个狼吞虎咽。

泽布珍去提了热水壶来,有些歉意地笑笑,向着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