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第21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场雨断断续续落了几天,到了黄道吉日前夜,方才停下。殿试那天,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应试贡士一早云集于文和殿,在经历点名、赞拜、行礼等流程后,同受圣上策问。

广阔的殿宇中,诸考生皆埋头作答,挥笔如雨,无暇注意圣上御座后的垂帘,被掀起了半幅。太皇太后认真打量着殿中的诸考生,见多是相貌平平气质庸俗之辈,正不满意时,忽看到一名穿白色?衫的年轻士子,见他同其他考生相较,如鹤立鸡群,如明月皎皎。

太皇太后眼睛一亮,就指着那名年轻士子,问皇帝道:那人是谁?年纪多大了?可有婚配?”

皇帝看向陈祯,陈祯连忙翻查手里的考生名录,回答太皇太后的话道:“禀太皇太后,那人是江州考生宋挽舟,今年一十九岁,尚未婚配。”

太皇太后还想问更多,关于这宋挽舟的家世、为人、甚至生辰八字等等。但考生名录不会记载得这么详细,太皇太后就让皇帝派人去查,查得越细越好。皇帝答应下来,问太皇太后道:“皇祖母为长乐相中这宋挽舟了?”

太皇太后点点头,但又叹了口气,殿中这宋挽舟即使万般都好,也有一点叫她不满意,即家世必有欠缺,就算宋挽舟可能不是普通人家出身,宋家在江州当地有些根基,但与京中豪门贵戚相比,也依然是十分小家子气。

暗叹着,太皇太后想起近来在人言风口浪尖的谢疏临,问皇帝道:“谢疏临是在今日成亲不是?”

皇帝从晨起就为这事心里闷堵,他已尽量不去想,偏太皇太后又提起,皇帝只能忍着心中的烦闷道:“是在今日。”

太皇太后又叹了一声,不由对皇帝有点怨意。曾经,在公侯之家皆对长乐避之不及后,太皇太后将目光放到了虽年纪大些但尚未娶妻的谢疏临身上,暗示皇帝赐婚,但皇帝坚持不肯,说什么强扭的瓜不甜。

那个嫁过人还生过孩子的平民绣娘,就很甜吗?太皇太后微责皇帝道:“早知你要给谢疏临指这么桩婚事,还不如哀家当初坚持要你赐婚长乐和谢疏临呢!”

皇帝道:“非朕强赐,是谢疏临向朕所求。”皇帝不想再和皇祖母谈说谢疏临和慕晚成亲的事,这会使他心中烦乱不堪,皇帝将话题引回殿中士子身上,询问皇祖母除宋挽舟外,是否还为长乐看中了其他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