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事情两件半(2 / 2)
由于在家里头上有两个优秀的哥哥压着,王同光总想着做点什么证明自己,奈何能力不足,个性又急躁易怒,于是乎最易受人蛊惑,这些年府里的帐上,不知从他手上亏了多少。
袁老太太见儿子这样,特意为其娶了个利害老婆,希望能将其管束住。
这三夫人也确实厉害,自一进门,两口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虽是有些成效,但效果甚微,于是在生了一对龙凤胎后就转移方向,专心和袁老太太一齐打理家中产业,也算是一种曲线救国。
因此王家现在的行情就是这么个模样??大房外放作官,不理家务。
陈夫人是个头脑简单的,丈夫是家中长子又是个官身,日后分产怎么都少不了他们,再加上自己又嫁妆丰厚,和娘家也亲厚,房里开支定时去账上支,额外开支就自己掏,并不理会家中产业。
二房王同光致仕之后,朝廷每年也有额外的补贴,被明夷戏称为退休金,虽然和王家日常开销比只是杯水车薪,但??不要白不要嘛。
除此之外,日常去家塾上课,族里也会支钱,还有为县里修书等事物,统统都是有钱拿的,加在一起倒也不算少。虽然还未分家,但自己名下也有一些产业,清楚自己身体不好,且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于是都交由专人打理,每年收益也不错。
而顾夫人当年的嫁妆虽是继母置办的,但为着面上过得去,倒也没有怎么苛扣。再加上没有同母兄弟,出嫁时硬是要求把母亲剩下的嫁妆也一并带走,顾父因为女儿婚事被替,许是有些愧疚,倒也没有过多阻拦,倒是那继母继妹恨得牙都咬碎了,但也没法子。
总的来说,二房也只是专心打理自己房内的事物,日子过得也挺滋润,夫妇俩均是爱好文艺,不事生产的“文人骚客”,对于家中产业也不大插手。
三房的桑夫人商户出生,在娘家时因着有个风流的爹,家中姨娘不少,兄弟姊妹那是更多,各种手段见识不少,从小都是争抢着长大的。嫁来王家后,与袁老太太联手将王家产业推的更上一层楼,虽丈夫败家,但有她和老妇人两尊拦路虎镇在那里,倒也伤不及根本,目前是王家家业主要代理人之一。
因此,王家三兄弟的生态主打一个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连着年轻一代的也不甚亲厚。大房三房的孩子各有姊妹兄弟倒还可以一起说说话,明夷身为稀有的独生女,自己又是个喜欢热闹的,难免感到有些孤独。
不过毕竟壳子里是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要真像个孩子一样,因为没人玩而难过,明夷自己也觉得太羞耻了,于是乎化不良情绪为学习动力,将无处释放的精力投掷于课业之中,倒一下子学成姊妹中最出挑的。
面对年前结课时沈先生和李嬷嬷的褒奖,明夷骄傲地挺起小胸脯,装模作样地摆摆手,谦虚道:应该的应该的,哎呀呀……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至于最后半件,与林时夏腊月底的来信有关,至于为何是半件?因为它姑且算个谣言,并没有得到证实。
时夏姑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得来一个小道消息??明夷的三叔被骗后为了躲避母亲和妻子的唠叨,连着好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