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又搞事情了?(2 / 2)
毕竟从河南入川可是要翻越无数的大山、渡过无数的河流,而且少说也有千里之遥。
再加上如今正值冬季,大雪封山之后山路更是难走,怕是三个月也未必能到,李自成莫不是疯了,这才做出了这般决定?
眼看着众人都是一脸的惊愕,罗汝才赶忙解释道:
“大人有所不知,之前李自成曾和末将商量过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在河南真的待不下去的话,接下来去往哪里最好。”
“当时末将和李自成商量了一下,最终觉得四川较为合适。”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四川易守难攻,只要李自成能够顺利进入四川,那便可以以四川为根基开始发展,到时候就算朝廷再想要对他出手,恐怕也是鞭长莫及。”
“不过当时李自成觉得四川实在是太远了,再加上他一直想去的其实是陕西,所以这件事情也就被搁置了。”
“只是没想到李自成如今真的要入川了!”
这话一出口,包括孙传庭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认同了罗汝才的看法。
因为罗汝才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毕竟自古以来,四川就以易守难攻著称,它四周环山,地势险要,犹如一座天然的堡垒。
无论是何处进攻,都要面临重重困难。
而且四川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一旦李自成占据此地,就如同蛟龙入海,猛虎归山,想要再对付他,可就难上加难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李自成的军队开始向南转移,也未必是要去四川,难道他就不能去湖北、安徽,然后直接去攻打南京吗?
毕竟比起四川,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很明显比四川更有价值!
而且只要打下南京,就算是灭了半个明朝,这岂不是更有利于农民军的发展?
虽然从表面来看确实如此,但事实上这根本是不可行的!
首先,李自成的权力基础始终在西北一带,其核心成员多为北方人,对江南缺乏认知。
其次就是李自成的团队说到底还是一群莽夫,严重低估了江南一带的经济价值。
他们没有认识到江南财赋对政权存续的决定性作用。
再者说了,明末这个时候北方和南方也不一样,北方处处都是天灾人祸,百姓食不果腹,所以李自成才能振臂一呼就拉起数十万人的军队。
而南方相对安稳,就算偶尔会有天灾人祸,百姓们的日子也不至于过不下去,所以就算李自成去了南方,南方的百姓也不会愿意跟他造反的。
综上所述,李自成从未有过去南方一带的念头,他只想在北方发展。
画面再次回到潼关。
想明白了李自成即将要做的事情之后,潼关的一众武将顿时不由得都松了口气。
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任务只是守住潼关,而李自成眼下撤走,那么潼关也就安全了,也就是说他们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你说他们能不高兴吗?
反倒是孙传庭一脸的忧心忡忡,因为他心中清楚,要是让李自成进入四川的话,那么李自成就会彻底占领四川,到时候事情只会更加麻烦。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李自成在四川站稳脚跟后,势力不断壮大,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场景。
再者说,如今的四川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了,最能打的白杆兵也被调到了京城和宣府,这就代表四川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可以抵挡李自成了!
想到这里,孙传庭的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满是忧虑。
片刻之后,孙传庭突然开口道:
“传令下去,派人时刻监视闯贼的一举一动,如有任何情况,速速来报!”
“另外,派人即刻通知河南周边的省份,让他们即刻调遣军队追击李自成入,另外再派人去四川传信,让他们一定要阻止李自成入川!”
众人听到这话,瞬间收起了之前的庆幸之色,然后赶忙应道:
“遵命!”
随后纷纷领命而去。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这个时候孙传庭不派人去阻止李自成呢?
毕竟眼睁睁的看着李自成带着大军向四川进发,而他却无动于衷,这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但其实孙传庭还真没法这么做!
一来是因为如今潼关城内投降的农民军实在是太多了,足有十二万之众。
这些投降的农民军虽然已经归顺了朝廷,但孙传庭心中清楚,他们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所以,他必须要派遣军队来看住他们,防止他们再次叛乱。
这就导致孙传庭如今能动用的军队其实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两三万人而已。
而这两三万人面对李自成的四十多万大军实在是少得可怜,真要打起来的话搞不好一个照面就没了。
万一到时候李自成再来个回马枪,然后潼关没了,这可怎么办?
所以孙传庭不敢冒这样的险。
再者说了,眼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李自成的大军在开拔的时候突然又驱散了十几万的农民军。
这些农民军有三万左右是奔着潼关来的,其他七万则是向着四面八方扩散,也严重阻碍了明军的行动。
而这,其实就是李自成之前所谓送给孙传庭的‘一份大礼’了!
李自成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想要从潼关入川,仅仅只是携带两个月的口粮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说不定几十万大军都会饿死在山里。
所以他必须准备三个月以上的口粮!
可他们的粮食只有两个月的,怎么才能变成三个月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减少吃饭的人数!
于是乎,李自成下定的决心,那就是缩减一下农民军的数量!
李自成这次差不多驱散了十五万左右的老弱病残,只留下了三十万左右的青壮年跟随他一起入川,这才有了眼下这幅场面。
而这么做也有两个好处,一来是可以节省粮食,保证这三十万人可以顺利入川。
二来是可以让这些农民军拖延明军的行动,让他们无力来阻挡自己入川!
不得不说,李自成的目的确实也达到了!
与此同时,简单的吩咐了一下守将的将领之后,孙传庭即刻返回书房,提笔又写了一封密信,然后让人八百里加急将密信送去了京城。
毕竟李自成入川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必须要第一时间通知朝廷,好让朝廷尽快决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