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第廿五章 遇商户(2 / 2)

加入书签

看见张明贤一手将几本书圈在怀里,一手执伞,为了保护书本不被雨水飘湿,他将伞更多的靠在身前,身后的衣摆湿了一大片。

姜樾连忙让人进来,带到书房。

姜樾从一旁翻找出一块巨大的棉布,让张明贤转过身去,将张明贤衣摆绞干。

张明贤站着不动,感觉身后衣服时不时勒住后背,脑海里浮现姜樾蹲在他背后认真绞衣摆的模样,分明在他身后,但总觉得少女的身上的香气就在鼻间,身体僵硬,他阖眼,心中默念《论语》,耳根不自觉泛红。

等姜樾忙完,去将棉布挂在一旁的架子上,张明贤重新抖动绞皱的衣物,顺便平复心绪。

“阿樾,我启蒙时有几本学韵律文章的书,这会儿用不到了,想着你也许需要,就给你带来了。”张明贤将怀中保护完好的书摊在姜樾的书桌上。

姜樾一听到文章二字,仿佛抓到了什么救命稻草一般,将正在看的书籍,递到张明贤面前。

“明贤兄?”

“这上平声与下平声有何区别?上声,去声,入声又如何分辨?这也太难分辨了吧?”姜樾指着书中,有关文章对仗韵律的要求。

张明贤看这姜樾圈画出来的点细细讲解道:“实际使用中,上平声与下平声本质发音是没有去别的,只是做了类别的区分罢了。”

“上声共29个韵部。”

……

张明贤为姜樾简单讲述了基础的韵律,又辅以诗文讲解对照,姜樾在似懂非懂中渐渐有些头绪。讲解结束张明贤见天色已晚,正欲离去。

突然想到了什么,便问:“上回阿樾说的模型,阿樾能否结合在试卷中的答案将模型绘制出来呢?我们直接找人做怕细微之处不够眼严谨,我们打算先尝试各种不同堤坝的防洪效果。”

姜樾低眉看着稿纸,河堤类似工程图,得画成cad了:“没问题,过些日子画了给你送去。”

自打上巳节发现河堤有异,张明贤格外关注萧河周边,昨夜下了雨,今早赶忙再次去了萧河。

路上发现一行人推着小车在泥地里艰难前行,似乎是往城西驿站方向。

那条路张明贤走过,是及其狭小的林间小道,初入东望县时,自梁溪而来,却不料被大山阻拦,竟然没有条像样的官道,张明贤极为震惊,天子脚下竟有这般不便的地方。

那条小道穿梭在竹林里,一眼望不到尽头,若是上午倒还能够赶上走出山林,张明贤是下午入的山,在林中度过了一夜,风吹林叶声,蝉鸣鸟叫声,时不时还有动物在林中穿梭的声音,屡见不鲜的是林中的荒坟,夜里直叫人脊柱发凉。

张明贤前去询问:“诸位往何处?昨夜下过雨,山路泥泞,若是顺路的话,在下可帮衬一程。”

几人推动小车实在艰难,泥浆裹满了裤腿,浸润草鞋,鞋子便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