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第廿六章 噩梦惊觉(1 / 2)

加入书签

二人再次来到萧河,下过雨后,堤坝的泥土更加湿润了,部分地方在人走过的坑洼内都是泥浆,靠近堤坝的裂隙内泥浆的水位上升了不少。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这场小雨从清明前几日便淅淅沥沥的下,众人上街采买供品时,有两家铺子前围满了人。

原是袖兰阁与李氏瓷器同时出了清明专供。

菊花纹样布料被烫成菊花的形状,宣曰:永生花,思念片刻不歇。

李氏瓷器分三类,手绘白菊白瓷供碗,手绘白菊陶瓷供碗,甚至还出了手捏陶瓷菊花。

起初,由于下雨,两家铺子前人潮翻涌,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两家铺子一日只接待三十户客人,由小厮一对一服务挑选商品。

众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但是次日,不少商铺模仿这袖兰阁与李氏瓷器的法子,纷纷上新了清明专供,材质也各不相同,宣纸做的,棉布做的,甚至有商铺从宣纸行收购了大量废弃边角料,用米浆与废纸扎出纸碗,再在上面绘出菊花,说是可以与供品一同烧了让先人在地下使用。

各种新式物件在清明前几日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些人家祖坟距离东望县较远,携带出去上坟时遇到邻县的人询问,又将商品推销出去。

众商铺本以为临近清明,购买的人会日渐减少,商品得囤积到明年才能再出出去,陶瓷绢花的倒也还好,木刻与纸艺的物件怕是撑不到来年。

却不料最后一日天晴,东望县来了不少邻县人,将存货清了出去,纸做的供碗与菊花因价格便宜反而受众更多,他们多是土生土长的,走一些不知名小道,在县与县之间穿梭,近一些的地方半日就能到达东望。

姜樾走在大街上,看着众人将纸花当作风气,微不可察的笑了。

她手上抱着一捆绢花,往郊区方向走去,恰好遇上从县衙出门的张明贤。

张明贤见姜樾手中抱着祭祀用的白菊绢花,有些诧异:“阿樾是要祭祀?”

姜樾点点头:“我去看看姜勰,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自然是要让他知晓的。”

“阿樾一人前去?”

“自然,我怕我大逆不道,引得世人非议。”姜樾瞟了一眼张明贤,却恍然看到他虎口处的那颗红痣。

莫非?那事是真的?那人是张明贤?那么梦里的那道河,当真是萧河?

张明贤闭口不言,是他的错。

姜樾当天夜里睡得一直不安生。她做了一宿噩梦,一会儿是河岸决堤,是张明贤为了救人淹死河中,一会儿又是河堤出事、浮尸遍野,作为县令,他被皇帝问责斩首示众。

每一个结局,都以张明贤的死亡告终,她在另一个世界,摸不到他,无法提醒他,作为局外人,一直看着他一次次走向死亡,明知事情走向,却无能为力。

姜樾浑浑噩噩竟也一觉到天明,早起时心口揪着疼,约莫情绪起伏过大了,浸湿的被褥宣告着她一宿的不太平。

尚未发生的事情,也没有办法宣之于口,但却如哽在喉,姜樾与张明贤的接触不少,直觉他是一个赤忱的人,为了县衙追捕犯人,冒众人之不违聘用女子,凭城南还未出现的伤亡,殚精竭虑费尽心机让众人迁移。

从柳戚那得知,他对生命尊重,会珍视百姓。

若真如梦中……

他这样的人,不应该落得那般结局。

可是明堂风雪盛,凭君步难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