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第十九章 老师也要考核(1 / 2)

加入书签

作为入门篇目,《千字文》囊括了常见的基础字,篇幅长度与释义也便于刚开始学习的学生学习。

“天地元黄,宇宙洪荒......”

学堂里的朗朗书声,随着清风送到了不远处百姓的屋檐下,邻近的住户日日听着稚童声脆,砸在心口,希望绽开了花朵,换做是从前,哪敢奢望孩子们读书?能继承家中几亩地,识得几个数字能管理商铺即可。

一时之间东望县内普通百姓之间四处流传着《千字文》,有些贤惠又有才艺的母亲甚至将其编成童谣,让孩子们便于背诵。

家底丰富的富户依旧是请了先生单独教导自家的公子小姐,省的孩子们奔波劳累,况且县学学的课程与富家子弟多有不同,公子小姐多以持家之道琴棋书画为重。

但有了县学的参考,富家子弟对先生学识的要求更高了,更乐意聘请致仕的翰林学子,或者寒门子弟兼任。

之前由于出租房没有修缮完毕,不少百姓没能入住,在李员外的注资下元宵节后也修缮完毕,李员外修的房子外的墙壁上刻着“李”字,而租金与官府的公租房一模一样。

张明贤对外宣称李员外为了支持县学开展为百姓修缮房屋是实打实的善人,李员外的声望一时之间被传颂。

之前没有搬家的农户,也匆忙在县学正式开学之前核实完毕学生资质,搬到了李家修缮的出租房,这批房子工钱没有收回之前由李家管理租金,三年后将工钱收回后亦是由县衙统一管理。

县学开展的日子是从二月至五月、七月至十月,恰好将最忙的农事季节错开,但收费却是以年计算的,在农忙时节亦会统计学生数量,部分商户家庭以及农户长辈健在的孩子,依旧可以在县学念书。

只有部分城南郊县的农户,故土难离,说尽了好话也不愿意搬家,子嗣又外出,县衙也别无他法,只得将就如此了。

王家是东望县小有资产的人家,按照往常这个时间,元宵已经招揽先生来教导子女了,而今年在家中等待许久的许清知却迟迟没有等来王家的传话

“许先生,抱歉啊,我家孩子去县学了,暂时不需要先生了”王家家主对中年男子说道。

中年男子许清知是王家从前的教书先生,大约三十五岁左右,读了十几年书,考过几次举人都没有中举,再加上孩子年岁逐渐大了,父母也渐渐苍老,不得已另谋划出路。

得知王家的孩子去了县学,许清知失落的走在大街上,眼睛有些模糊,刺眼的阳光晃得睁不开眼睛,这是读书太久的缘故。

??见不得光亮。

许清知将双手举过头顶,试图遮住热烈的阳光,纤细瘦长的手在阳光下有些透明的看得见手骨,皮肉贴着骨头没有一丝赘肉。

他路过一家米行,看见有人正在搬运米袋,上前询问;“可否还缺少人手?”

米行的掌柜斜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不行!起开,别挡道。”

许清知不服输,径直走到米车前,使尽浑身解数,将一袋米扛到肩上,不过两秒,雪白的脸上涨的通红,米袋向前砸去,险些砸到来人。

许清知连忙跪下:“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砸到你的。”

胀的通红的脸霎时间又唇色惨白,死死咬住嘴唇,砸到了贵人他是赔不起的。

张明贤见那人瘦弱不堪,纤细的胳膊看着就无力,却强迫自己扛起比他还重的米袋,米袋摔下后又吓得不轻,向身后的柳戚撇了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