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他很缺钱(2 / 2)
少部分人没有意愿只想在城南守着几亩地过安稳日子。
从户房拿到谈话记录,张明贤和蒋良因、罗松一同商议。
最终决定在南街后的荒地上先行修建一排房子,作为出租房,家境贫苦但孩子需要读书的家庭可以主动申请租用,但需由户房核实资质。
经过户房对其家庭产业核实后准许批准入住。
靠近南街的住户则可以就住原本居住的地方,若是有危险再行搬迁,毕竟只有少部分人家才住在靠近南街的城南郊区。
大约花了两个月时间,南街后起了一排土墙结构的房子,虽然看上去简陋,但也勉强能够住人。
张明贤亲自写了一封告示在南街的公示栏上,将城南房子用于出租一事公布,不少本身居住环境恶劣家里又有男丁的家庭递交了申请。
由于许多人不识字,在姜樾的建议下,申请书可以有衙门提前准备好许多份,有需求的人家可以直接来申请写上名字盖上朱砂拇指印,稍后再由户房核对是否通过,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不少人抱着又便宜不占是傻子的心理,也来到县衙申请,但被户房查出资质不符又打了回去。
审查这几天,户房的人的工作量连续翻了几倍,张明贤带着柳戚也前来帮忙,召集县衙内没有婚配的年轻人一起核对审查资料。
可是大部分人在十多岁就已经成家,能帮得上忙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直到姜樾一号来授课时,发现偌大的县衙安静的只余下穿堂风刮过的声音,拉了一个小厮得知张明贤在户房查对资料,下课后便多去看了一眼。
发现户房的人还有几个年轻人精神萎靡,张明贤也是一脸疲态。
“我帮你们一起吧。”
主动要求帮忙一起整理资料,毕竟类似的工作曾经也是做过的,不算太难,只是有些枯燥。
有效的资料、无效的资料零零总总四五百份,又要核对申请人的名下资产,还有核对申请人的家庭成员,若是有亲父兄是从商的名下几套宅子那必然是不能申请的。
一行人整理了三天从四百多份资料里筛选出一百多份不合格的,姜樾来时还有七八十份没有审核完成。
毕竟县衙白天也有其他的事物要忙,只能抽空出来核对,因此众人是焦头烂额。
最终从四百多份中筛选出两百份不合格的资料,以及七十多分重复资料,那城南最终有大约一百三十多户人家需要申请住房,但急急忙忙修建的房子大约只有七十多间。
也就是还有一半的人是不够分的。
众人本以为忙完这一茬就可以歇一阵子了,却没想还有一个难题在后面。
县衙没有足够的钱再去修更多的房子,账上剩余的钱每一笔都是要严格把关,用在刀刃上的,无法动用,而廉租房的租金极低,起码得三年才能将工钱收回来。
这下进展又卡住了。
夜里,张明贤送姜樾回姚宅,一路上没有人说话,气压低沉,仿佛每一口空气都是从肺里头挤出来的。
姜樾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张明贤,她知道这种壮志难酬的心理,当年她从顶级美院毕业,为了top级别的公司项目招标准备了整整一个月,还没来得急投稿,这家公司却说不招标了,一个月的心血白费,由于是针对性项目,别的公司也用不了。
后来得知,这个项目本来就不是面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