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谈和(1 / 2)
“宝庆周报?”刘今钰捡起桌案上八开的小报,看几眼便放下,不住打哈欠,“你觉得过关就行。”
“这周报是我们办的第一份报纸,你好歹重视重视,谁之前说的移风易俗!”杨文煊敲着桌案强调。
刘今钰靠在椅子后背,没精打采地说道,“这周报不是家长里短就是分享养猪经验,又或是小广告,怎么移风易俗?等你真搞出有成体系理论的报纸再说。”
杨文煊怒其不懂,“理论也是建立在实践上的。何况理论几个老百姓看得懂?用这些家长里短的小故事宣扬新思想,驳斥旧道德,才能慢慢改变风气!”
“你说的,有点道理。”刘今钰听了立即坐正,拿起报纸又看了起来。
但看着看着她又打哈欠,杨文煊一把将报纸夺走,“算了,别逼着自己看了!”
刘今钰一副遗憾的表情,“哎呀,主要是打印出的墨字看着累人……”
杨文煊呵呵两声,“你别扯了。一看你就是昨夜太风流了!”
“嘿嘿!”刘今钰笑了两声,却不正面回应,“话说你什么时候脱单?现在邵阳县哪个敢看不上我的丞相?”
杨文煊被气到,拿着报纸便走了。
“你上午好好休息,下午还得当众露脸,再这副慵懒样子,简直丢了大同社的脸面!”
下午当众露脸,自然是官府要惩戒恶徒了。
官府早已将抓捕进县牢的佃户放走,但惩戒作恶大户之事却一直搁置。
官绅不同意在众目睽睽下当众惩罚,只同意在衙门公堂定罪处罚。
刘今钰也不让步,声称若不当着万民的面惩戒,那便不准从宽,大户犯过的罪都得拿出来审理,且须严格按《大明律》定罪。
该关几年便关几年,该问斩便问斩,哪怕死刑需要三法司会审,有导致大同社过早被明廷关注的风险。
刘今钰态度坚决,大户本已低头,又无彭克?、唐懋钦等有威望的乡绅出头,最后只得退步。
到了下午,邵阳城西城墙下并无民房窝棚的一片空地,人声鼎沸,但却只是护城河西面的乡民们在欢呼。
护城河东面,大同社搭建起一个小小的简易高台,其上坐着知县朱佐等一众县衙官员,一个个面无表情,但眼中的揣揣不安却作不了假。
他们前面是两列拿水火棍的衙役,站得笔直,甚是威武,但只需近看,便能发现他们的紧张和害怕。
台下也有许多衙役,看守着被捆绑的大户。
后者早知道自己要被当众处刑,但仍旧接受不了,面色苍白,眼中满是仇恨和恐惧,手脚更是在哆嗦,甚至有人被情绪高涨的人海声浪吓得失禁。
其余乡绅大户无人在场。
至于无关此事的城中百姓,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子,更是不准旁观。
审判很快开始,每宣判一人,护城河西边的百姓便会回以一阵兴奋的高呼。
然而高兴的只有百姓了。
官员衙役脸上阴云密布,待审的大户越发惊慌恐惧。
作为胜利者本该得意的刘今钰,也显得心事重重,“太便宜他们了。”
“确实太便宜他们了,”杨文煊点头认同,“挑出来的都是不轻不重的小事,判下来无非是打十大板还是三十大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