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9参观(2 / 2)

加入书签

他们继续向前走,何金堂逐渐恢复了原本的神采,竟毫不忌讳地讲起自己当小偷的经历。

说着说着,他又讲起自己和萧游来谱口冲的曲折故事,还介绍起了忍冬学堂的生活。

话里话外,都满溢着对现下生活的喜欢。

大同社救助流民孤儿的事情他们有所耳闻,但亲历者当面说出来,到底让他们颇有感触。

“大同社这般心善,为何要坏了规矩,与官绅作对?”罗英脱口而去,一说出口便觉不妥,但覆水难收。

张玉花不满地瞥他一眼,“甚么叫坏了规矩?甚么叫与官绅作对?官绅有他的规矩,大同社和贫苦百姓也有自己的规矩!

“凭甚么我们要守官绅的规矩,官绅却不守我们的规矩?”

宁朝柱和罗氏兄弟听得有些糊涂,何金堂第一次摆出严肃的神情说道,“三位,莫管官绅的规矩,还是百姓的规矩,让人活下去,才是最大的规矩。

“乡绅大户规矩再大,能大过皇帝?那皇帝暴虐无道,也会被人推翻,凭甚乡绅大户盘剥压迫我们,我们便不能反抗?”

罗从义冷着脸道,“强词夺理。可曾有乡绅大户逼着尔等租佃他们的田?分明是尔等不安……”

“莫说这般不愉快的事。”罗英及时打断罗从义的话,满脸堆笑地说道,“那便是义江堂罢?真大,两位社长真是善人。”

虽有罗英缓和气氛,但罗从义的话还是让气氛降至冰点,哪怕何金堂回罗英的话,也是有一搭没一搭。

但毕竟都是些孩子,去看了巨大的轮窑,以及山坡上铺满一层层晒砖坪的砖坯、砖块,他们不禁兴奋起来,全忘了之前的不愉快。

何金堂又自作主张,带他们去罗塘看新城。

巨大而忙碌的工地,密密麻麻的脚手架,檀江沿岸的水泥堤坝,还有迥异于此时代建筑风格的红砖楼房,都让他们记忆深刻。

少年们折返谱口冲,路上兴奋地讨论着方才的所见所闻,以至于走过义江农庄,他们被一阵欢呼声拉回现实时,皆惊诧不已。

他们加快脚步,才发现原来是许多庄户、雇工簇拥着一支骑大马戴红花,最前头还高举着一面红色旗帜的红衣队伍往唐家大屋去。

中乡来的三人面面相觑,他们只知道新郎官或者新科状元才会骑大马戴红花游街,大同社显然不会有状元,那……这么多新郎官也不可能啊!

宁朝柱看向大同社三人,只见何金堂和张玉花一脸喜悦,萧游更是看呆了,眼里闪着光。

没等宁朝柱发问,何金堂先说话了,“保家队又打了胜仗!”

中乡三人这才知道,原来大同社打了胜仗后有骑马戴红花游街的“传统”。

这让三人不免鄙夷起大同社的僭越和粗鄙。

与此同时,他们又想到一个问题??打胜仗?大同社又与谁打仗了?是土匪,还是……官兵?

他们悚然一惊,眼里不可抑制地显出不安。

何金堂去打听消息,原来是大同社去四峰山剿了一个多月的匪,扑灭了金沙寨等大小山寨数个。

他们这才放下心来。

“保家队打了胜仗,刘麻……刘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