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参观(1 / 2)
“叫水利!果真是个不学无术的小贼。”
张玉花眼中满是不屑,气得何金堂面色铁青,惊得罗氏兄弟和宁朝柱目瞪口呆。
他们不知何金堂是真的贼娃,还是张玉花单纯在骂人。
“我是小贼,你不也是小土匪?你我半斤八两,都上不了台面。”何金堂回敬张玉花。
张玉花恼怒,想骂回去,却听萧游咳嗽一声,“好了,你们再上不了台面,也比我这个优伶强。客人还在,莫忘了正事。”
何金堂与张玉花气哼哼地对瞪一眼,都偏过头去不看彼此,也都不再说话,让宁朝柱和罗氏兄弟十分尴尬。
萧游只得向三人告罪。
身在“敌营”,宁朝柱和罗氏兄弟不好说什么,只装作不知方才何金堂三人说了什么。
但到底有些不同,连罗英的态度也不如方才热情,不知是何张二人的争吵影响了氛围,还是何张萧三人的身份让他们不适。
“我虽来谱口冲不到两月,却也知道水利。”萧游语气温和地讲解道,“说到水利,便不得不说这田土的亩产。
“刘社长和杨社长曾多次说过,一亩田想要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无非做好五件事。
“一是种子。找出高产高质量的稻种,作为父种、母种,以此培育出更优秀的稻种,再从中选出最好的作为新的父种、母种。
“这么一代代选育下去,便能得到亩产三石、四石甚至十石的良种。
“二是肥。正如人要吃饭,稻苗也需吃足‘东西’才能长好。之所以施粪肥的稻苗长势更好,便是粪里有稻苗需要的东西。
“我们慢慢实验尝试,最后总能找到比粪还能肥田的东西,那自然能提高亩产。
“三是除虫除草。如今我们只能靠人力除虫除草,若能找到可以杀死虫草却不会杀死稻苗的东西,便能大大节省人力,还能让稻苗长得更好。
“四是光热,就是阳光。南方温暖,热的时间长,稻苗一年能长两季甚至三季,自然亩产比北方高。
“五是水。稻谷生长要大量的水,尤其是两季稻更是要水,但水不是到处都有,也不会始终保持在你想要的水量。
“是以需要沟渠把水引去缺水的地方,需要水塘在水多的时候存水、水少的时候放水。
“以上五件事,前三件事都需耗费功夫去找、去试,第四件事只能靠老天爷,唯有第五件事是我们现下便能做的。
“是以大同社对水利十分重视,去年出钱出力在谱口冲、祖家冲、罗塘等地兴建沟渠、堤坝及水塘,今年派了许多人在温和、尚贤等地考察,预备冬天时继续兴建水利。”
萧游说的清楚,宁朝柱本就是农家子,罗氏耕读传家,罗氏兄弟从书里、从长辈口中,都能了解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进而也能明白兴建水利的重要性。
他们原以为大同社凭工商起家,不会多在意农桑,没想到并非如此。
且不谈大同社想靠试验便找到良种、良肥,还有异想天开的除虫除草的东西是否现实,光是这份心便让他们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宁朝柱并没有去深思那点不对劲。
他更多地在想,选育良种究竟要如何选育?寻找比粪肥更好的肥料是字面意思还是改进粪肥?
若是笼统地说一说,那谁都会。
罗氏兄弟却默契地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自己察觉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