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6利合(2 / 2)

加入书签

他很是不忿地说道,“此实乃反歌,我等还要视而不见么?”

坐在他上首的赵邦瑛捋着花白的胡子,笑呵呵说道,“视而见之又如何?你看粟世湘,沉不住气伤了人,又不肯认错,被大同社押到邵阳城报官。

“呵,上千人围了邵阳城,叫嚷着要公道,吓得一城官吏连城门都不敢开。粟世湘若真有骨气也就罢了,在邵阳城下挂了一天,便哭着喊着要认错请罚。

“吴思孝却晓得明哲保身,次日便带着家眷逃进邵阳城。粟吴两家不敢领头,开化里哪个敢忤逆大同社?要么随吴家进城,要么装缩头乌龟。”

说着,赵邦瑛笑眯眯地看杨国孝,“杨贤弟是想学哪个?是要灰溜溜躲进城里,还是当一当缩头乌龟?或是学唐家、蒋家,做大同社的干将?”

杨国孝瞪大眼睛,盛怒之下神情有些扭曲,然而赵邦瑛是实打实的生员,他却什么功名都没有,更别说赵家远不止赵邦瑛一个生员。

这口气,他怎么也得咽下去。

“难不成就这般放任大同社蛊惑佃户?”

杨国孝忍着气质问赵邦瑛。

“我等如何阻拦得了大同社的消息,到底不过十几里路。再这般放任,佃户越来越难管,只怕大同社还没来,彼等便要造反了。”

赵邦瑛轻笑一声,“我等如何放任大同社了?如今大同社虽鼓噪了尚贤、温和、开化、二厢四里的百姓,却已被我等围困。

“东北有何先生的何家,有你杨家、我赵家;东南有仁风里的尹家、刘家,中乡的敬家、罗家、宁家;西北有永成乡的伍家、刘家。

“北边更不消说,不提彭龚两家、府城‘二李’,便是高家、朱家、曾家,又岂是好想与的?

“至于西南的武冈、南边的东安,自然也有人盯着。大同社看着势大,却已被困在四里之地。

“何况大同社心存幻想,守着它的‘天理’,万事全凭自愿,一切都讲‘公道’,我等便与它讲‘天理公道’。

“我等不管大同社做甚么,大同社也莫想逼我等做甚么。便这般干耗下去,哪怕父母官不出兵,某也不信大同社撑得下去,养得活嗷嗷待哺的四里佃户!

“到时候,只怕是它大同社承受不住那帮泥腿子的怒火了。”

赵邦瑛冷哼一声,瞥向杨国孝,“当然,若是杨贤弟自信杨家斗得过大同社,我赵家定然全力支持,要钱给钱,别无二话。

“况且,杨贤弟既如此忧心大同社,为何反对增设宝庆守备营之事?若有一营官兵坐镇,还怕甚大同社!”

杨国孝嘴角抽搐一下。

他若有本事自己去斗,便不会来此受气。

至于守备营,那是护卫乡绅的官兵么?分明是来抢钱的官匪!反对的可不止他一人!

他看了眼稳坐主位、一声不吭静静喝茶的何天安,心底的窝火化作不轻不重地两声哼哼。

“赵兄想的周全,是在下思虑不周。在下家中尚有急事,便先走一步,请赵兄与何先生见谅!”

身为主人,何天安此时也不好再装哑巴,表面自然是万分诚恳地挽留杨国孝。

但杨国孝哪能看不出何天安是跟赵邦瑛站在一边的,留下不过是自讨没趣。

杨国孝走后,何天安脸上的笑褪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